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倫敦又接警告

Peter Philipp 2007年6月30日

本周五(6月29日),倫敦警方及時挫敗兩起汽車炸彈襲擊企圖。此事表明,百萬人口城市倫敦隨時會遭遇恐怖分子的襲擊,歐洲其它大城市也不例外。正因如此,人們有必要進行認真的思考,採取審慎立場。

https://p.dw.com/p/B7we
倫敦嚴陣以待圖片來源: AP

周五,英國警方人員在首都倫敦的兩個地點挫敗兩起汽車炸彈襲擊計劃。恐怖主義組織基地成員有可能是此次倫敦未遂汽車炸彈事件的幕後策劃人。

事發之後,幾位評論員使用了「巴格達來到倫敦」的表述。在作案凶手尚未被捉拿歸案之前,人們只能做出各種推測。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便是:英國已成為恐怖組織的襲擊目標。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姑且不論,英國國內就生活著許多心存不滿的穆斯林,兩年前,倫敦地鐵炸彈爆炸案的作案人就是在這些不滿的穆斯林中招募的。-無論是英國與美國一道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英國軍隊進駐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授予魯西迪以爵士頭銜,還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被任命為中東國際四方特使,抑或是英國在廣大穆斯林世界的殖民統治歷史,恐怖分子均有各種理由將英國作為自己的襲擊目標。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倫敦未遂汽車炸彈案不是國內居民所為,而更多體現出基地網路組織的手筆,儘管基地成員始終獲得當地人的幫助。引爆裝置的製作方式也證實了這一點。網頁上甚至登出了明確的警告,倫敦將成為襲擊的目標。顯而易見,作案時間絕非偶然-布萊爾將手中的接力棒轉交給英國新首相布朗才剛剛過去幾個小時、倫敦地鐵炸彈爆炸案事發兩周年紀念即將到來之際。

汽車炸彈案得以阻止實屬偶然。但這也與英國居民的謹慎與小心是分不開的。密佈的影片監控系統將有助於捉拿凶手。而安裝錄象監控系統則在德國遇到了來自多方的強大阻力。就好像人們從未在保護個人隱私和避免恐怖襲擊之間進行過認真的思考。

人們不妨以英國為榜樣:儘管影片監控裝置無法阻止血案的發生,但至少可以起到恐嚇作用,而且有利於凶手的偵破。與此同時,英國也沒有人誇大事實,煽動恐慌情緒,就如同德國不久前所經歷的一幕-那時不同的官方機構都接到了遭受恐怖襲擊的危險警告。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加大的危險之中。無論在倫敦,柏林還是在巴黎或阿姆斯特丹。只要猖狂之徒不放棄他們的狂熱,人們就無法預防他們的行為。我們只有採取審慎立場,才能防患於未然。儘管我們有時難以避免犧牲和損失,但只要我們不聽命於恐怖分子的擺布,不因此而自亂手腳,那麼作案人就已在與我們的第一輪博弈中敗北。

但「審慎」並不只意味著,有毅力承受一切,也包括不採取過激的預防措施。不同黨派的政治家們,包括德國的政治家們往往容易將建立一個受到完全監控的國家作為抵制恐怖主義的有效手段。出於擔心遭受暴力襲擊的目的安裝和使用影片監控裝置不失為正確之舉,但如果走到了使自由社會受到限制的那一步,則無異於對恐怖分子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