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的投資:敘利亞青睞德國企業
2017年8月2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他的想像中,戰後的敘利亞巨樓鱗次櫛比,玻璃幕牆熠熠生輝;首都大馬士革空蕩的房頂上佈滿太陽能集光板,提供電力。亞格希(Tamer Jaghi)說,敘利亞的情況類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如何讓重建事業獲得成功,德國是好榜樣"。
雖然敘利亞很多地區戰火尚未熄滅,亞格希卻已在思考戰後事宜。他坐在大馬士革市中心的一個小小的辦公室裡,思考著該邀請哪些海外企業來敘投資。他領導的公司巴謝克(Al-Baschek)負責舉辦國家重建博覽會-"«Rebuild Syria»"(重建敘利亞)。他的辦公桌上放著數份旨在為在這個內戰國家作投資的廣告宣傳手冊。手冊的封面上印著這樣的字樣:"因為每一個危機裡也蘊含著機會"。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敘國重建將耗資2億美元。在那裡,基礎設施尤其遭受重創:在某些地區,水網和電網完全被毀。6年來,必需的投資付諸闕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假定戰爭明天就結束,敘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需要20年才能達到戰前水準。因此,重建亟需國際社會的幫助。若按亞格希的願望,德國尤其該參與。
塞內伯根(Sennebogen)公司發言人阿滕豪瑟爾(Florian Attenhauser)表示,敘利亞市場當然也讓他們感興趣。塞內伯根是一家機械製造企業,位於巴伐利亞州的施特勞賓(Straubing),該公司製造的吊車全球聞名。阿滕豪瑟爾指出,對基礎結構建設的每一筆投資都有意義。他表示,目前,對相關項目,還能感覺到德方尚有某種保留態度,這也和政治框架條件有關。去年,在大馬士革的敘利亞重建博覽會上,這家巴伐利亞公司讓黎巴嫩的商業夥伴作為代表,提供"德國製造"產品。
除塞內伯根外,還有一些德國企業也列在去年重建博覽會的展商名單中。博覽會的宣傳冊封面印有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頭像,該宣傳冊許諾參展商家,"成為得到優待的競爭參與者"。來自北威州的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和投資公司WSS Investments也由在黎巴嫩的商業夥伴作為代表與敘利亞的各部和公司一起參展。
博覽會組織者宣傳德國參展商
就像一家公司所說的那樣,雖然德國企業目前還是讓當地的商業夥伴在大馬士革出面,並且多半還只是在博覽會上散發廣告宣傳冊和禮物,但博覽會的組織者們卻大張旗鼓地宣傳來自德國的參展商,意圖顯示,境外企業對敘利亞有著濃厚興趣,儘管敘利亞軍隊針對反對派和平民的行為受批評,但敘利亞在國際上並不孤立。
德國工商大會(DIHK)告知,敘利亞方面已通過該機構發出首批謹慎的詢問。該機構中東部主任昂德雷(Philipp Andree)表示,敘利亞和伊拉克其實能向德國經濟提供潛在商機,但政治局勢穩定和戰爭結束是德企投資的前提。
不過,根據海關提供的數據,儘管德國對敘利亞的貨物出口因戰爭銳減93%,去年,德國企業仍向該國出口了價值5200萬歐元的產品,其中,醫藥器械和藥物佔多數;引擎、汽車、殺蟲劑一直到領帶,亦出現在海關的保單上。
西門子公司告知,有關方面的關注重心集中在能源生產和醫療技術領域的若干項目上。西門子認為自己有責任參與敘利亞的重建。
不過,德國聯邦經濟部目前仍建議不要在敘利亞建立新的商務關係。德國外交部也表示,對敘利亞,眼下尚不準備採取促進對外經濟步驟。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歐洲人」
在這方面,其它一些國家積極得多。那些軍事支持敘利亞的國家尤然。今年年初,敘利亞和伊朗簽署了多個投資意向書,涉及磷礦和電信業。據伊朗官媒報導,在能源領域,兩國達成了價值約6.6億美元的合作協議。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等國際觀察機構報告稱,俄羅斯和中國也在投資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組織"重建敘利亞"博覽會的亞格希表示,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歐洲人。他強調,大馬士革政府將能提供大部分投資;不過,國際專家們對此持懷疑態度。亞格希尤其希望看到會有更多德國企業進入敘利亞。他稱,"我們重視品質"。
不過,德國企業仍在持觀望態度。對敘利亞,國際社會實施著廣泛的制裁,禁止向這個內戰國家出口眾多材料和設備;支付流通手段受限,在當地的物流危險且昂貴。
然而,博覽會主任亞格希有信心。他說,"一旦和平談判成功,(希望投資的)歐洲人會排起長隊"。
凝煉/樂然(德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