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 Handelskammer China
2011年9月8日廣告
歐盟在華商會抱怨說,在某些領域比如汽車製造業,外國公司只能通過合資形式才能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點對德國汽車界而言尤其是一種障礙。該商會主席庫齊諾(Davide Cucino)擔心,這一領域的封閉現象會進一步加劇。他說:"以新型電動汽車為例,股份佔有額方面的限制不僅針對汽車生產商,同時也將對配件商有效。"
他說,在金融、訊息技術以及建築領域,不僅都有類似的限制,而且那裡的情形近乎荒謬:"只有拿出證明,證實在中國完成過項目的建築公司,才能得到建築許可。荒謬的地方在於,只有先拿到許可,才能在中國展開項目。"
特別令歐洲人失望的地方在於:在新的5年計劃出台時,他們希望,中國為整合經濟,會對高科技、環保技術有更多需求以及更多地關注持續性問題,而歐洲正好可以為此提供最佳產品以及知識。但現在他們看到的卻是,中國政府為外國投資出台了新的規定,制定了新的限制手段。
"在這套規定中,有對合資企業的新規定,在創新科技以及高科技投資方面也有諸多問題。我們的印象是,企業被迫進行技術轉讓。我們並不籠統反對技術轉讓,但它應該在自願的基礎上。"
歐盟在華商會主席還說,在公開招標領域,過去一年來沒有發生很大變化。在中國經濟總量中佔五分之一的公共行業市場,幾乎排除了外國企業。不過,歐洲人仍然繼續呼籲,要求與中國企業同等對待。他們認為,歐洲市場對中國產品是開放的,正因如此,中國對歐洲企業的限制便顯得太不合時宜了。
作者:Ruth Kirchner 編譯:李魚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