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拉拉獲頒薩哈羅夫獎

2013年11月20日

1年多前,為女童受教育權利奔走呼號的少女馬拉拉在家鄉遭到塔利班槍擊險些喪命。如今,重新恢復健康的她不僅出版了自傳,還獲得了歐盟的最高人權獎項——薩哈羅夫獎。

https://p.dw.com/p/1ALGA
FILES - Malala Yousafzai during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Library of Birmingham in Birmingham, Britain, 03 September 2013. EPA/FACUNDO ARRIZABALAGA (zu dpa "Friedensnobelpreis 2013: Kommen die Juroren nicht um Malala herum?" vom 10.10.2013)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屆歐盟薩哈羅夫獎(Sacharow-Preis)的獲得者相當年輕,但已經是全球聞名的維權偶像。她不久前還出版了一本自傳,書名非常簡單:"我是馬拉拉"。副標題是:"那個由於為受教育的權力抗爭而遭到塔利班槍擊的女孩"。封面是馬拉拉‧尤素福(Malala Yousafzai)的特寫照片,她佩戴枚紅色頭巾,目光嚴肅。今年10月初,這位16歲巴基斯坦女孩兒的自傳開始上市發行--距離她在自己的家鄉遭到塔利班襲擊並受重傷整整一年。

那可怕的一幕是這樣發生的:2012年10月9日,馬拉拉和小夥伴們一道乘坐校車放學回家。在她的家鄉斯瓦特河谷,馬拉拉是一個名人。而塔利班則將她視為眼中釘。因為這位教師的女兒公開倡導讓女童入學--這是違背塔利班在當地的命令的。她在為英國廣播公司(BBC)撰寫的一個部落格中,也表達了這種願望。在那個星期二的下午,塔利班武裝分子沖進她和同學們乘坐的校車問:"你們誰是馬拉拉?"當馬拉拉的身份暴露之後,槍手對其頭部開了槍。馬拉拉傷勢嚴重,一度在生死關頭徘徊。後來她被飛機送到英國接受治療,在幾個月之後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重新恢復了健康。如今,她和家人一起生活在英國。

An autobiography by Pakistani schoolgirl Malala Yousafzai, entitled 'I am Malala' is pictured in a book store in London, on October 8, 2013. Co-written with British journalist Christina Lamb, "I Am Malala: The Girl Who Stood Up for Education and was Shot by the Taliban" tells of the 16-year-old's terror as two gunmen boarded her schoolbus on October 9, 2012 and shot her in the head. AFP PHOTO / ANDREW COWI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ANDREW COWIE/AFP/Getty Images)
《我是馬拉拉》一書封面圖片來源: Andrew Cowie/AFP/Getty Images

醒來之後成為偶像

"謝天謝地,我還沒死。"這是馬拉拉在伯明翰的醫院裡從昏迷中醒來之後的第一個念頭,那時距離她遇襲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星期了。馬拉拉在自傳中還寫道:"但當我回憶起向我開槍的那個男人的時候,我的心中並沒有怨恨。我不想復仇。"

國際媒體對馬拉拉的治療康復狀況進行了密切關注。命運遭遇使她成為偶像,成為反抗對婦女和女童壓迫的象徵性人物。

事實很快證明,塔利班想要讓這個女孩保持沉默的計劃顯然是失敗了。馬拉拉在康復之後繼續發聲,毫無畏懼--而且她還登上了更大的舞台。2013年7月,在她16歲生日那天,馬拉拉應邀在紐約聯合國青少年大會上演講,在場的聽眾全體起立為她喝彩鼓掌。10月18日,她還受到英國女王的親自接見。

Queen Elizabeth II speaks to Malala Yousafzai (R) during a Reception for Youth, Education and the Commonwealth at Buckingham Palace in London on October 18, 2013. The 16-year-old, who was shot by the Taliban for championing girls' rights to an education, met Queen Elizabeth at a reception for youth, education and the Commonwealth. AFP PHOTO/POOL/Yui Mok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YUI MOK/AFP/Getty Images)
應英國女王的邀請到白金漢宮做客圖片來源: Yui Mok/AFP/Getty Images

在西方世界獲得的榮譽和喝彩

這位巴基斯坦少女百折不撓的勇氣得到了西方世界的贊賞,她也因此獲得了眾多榮譽和獎項。其中包括國際兒童和平獎,以及人權組织國際特赦組織(AI)的"良心大使"稱號。今年10月,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成為這個重要國際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候選人,並被視為獲獎的熱門人選。

本周三,馬拉拉在斯特拉斯堡的歐盟議會總部獲頒"薩哈羅夫獎",這個獎項是根據俄羅斯異議人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安德烈‧薩哈羅夫(Andrej Sacharow)命名,也被稱作歐盟人權獎,獎金是5萬歐元。今年還是這一獎項誕生25周年紀念。20多名昔日的獲獎者本周都來到斯特拉斯堡,參加慶祝活動。

未來如何繼續?

在自傳發行的時候,馬拉拉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採訪。她呼籲與塔利班建立對話,因為這是"解決問題和終結戰爭的最佳途徑"。此外,她還表示希望能夠盡快回到巴基斯坦,在家鄉繼續從事政治活動。但分析人士認為,回到巴基斯坦對於馬拉拉來說意味著太多的危險,而憑借她的力量促使巴基斯坦的狀況發生改變,這樣的目標距離現實也很遙遠。

作者:Esther Felden 編譯:雨涵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