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島嶼衝突危及中國崛起

2013年1月23日

中日島嶼主權爭議繼續引起德語媒體關注。《南德意志報》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中日島嶼之爭激化表明,全球力量對比關係發生變化。《新蘇黎世報》相信,中日兩國在島嶼之爭中也在試探本國可以走出多遠。

https://p.dw.com/p/17QEV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三(1月23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發表在一篇以「幕後雷聲」為題的文章,分析中日島嶼之爭的戰略背景。文章強調,需從全球戰略的角度觀察相關衝突:

「鳥瞰之下,衝突實為全球力量關係重新分配游戲中的一小塊拼圖板。北京出版的《環球時報》這樣寫道:『中國是正在崛起的民族,是亞洲地緣政治的推動力量』。胡錦濤去年11月在他作為黨的總書記的最後一次重要講話中表示,中國要成為『海洋強國』。此後不久,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實現首航。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雖暫時還持謹慎態度,但已顯示出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的姿態,在頭幾次講話中,他曾一再談到中國的『復興』。在南中國海,中國同越南和菲律賓相爭,在東中國海同日本較勁。北京對自身新力量展現自信的同時,人們對日本的印象是這個國家正在走下坡路。」

Japan China Inselgruppe Senkaku
圖片來源: AP

「兩國政府數天來均強調,對話是重要的。不過,和日本的安倍一樣,中共也祭起民族主義情感大旗。偶然撇一眼中國電視或閱讀某份報紙,就足以讓某些觀察家相信,戰爭已為期不遠。《環球時報》的一篇評論說,『發生一場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應準備出現最壞的情況』。

「在上周公開的一項指示中,總參謀部稱,2013年,人民解放軍的優先任務是訓練打贏戰爭的能力。上周末,中國測繪局宣佈,本月底前將公佈一份新地圖。該地圖將把130個而不是迄今的29個同鄰國有爭議的地區標識為中國領土,其中首次包括有關釣魚島的所有細節。測繪局稱,出版這一地圖將大大增進中國人民對國家領土的意識。」

《南德意志報》的文章最後指出,對北京而言,同日本發生軍事衝突應該是下下策:

「其實,中國並無意進行哪怕是有限的軍事較量:日本是中國的最大投資者、第二大貿易夥伴。北京的領導人完全清楚,衝突激化非但不是中國新興強大的證明,而且只會使中國在地區和世界上到處樹敵,導致它剛才開始的復興進程斷然終結。而真正危險的是,局勢隨時可能在沒有任何一方願意的情況下失控:只要發生一次不夠謹慎的挑釁行為就夠了」。

China Japan Inselstreit
圖片來源: AP

美國的角色

當天的《新蘇黎世報》在國際版上也發表一篇分析日中島嶼衝突的文章。該文強調,兩國衝突的背景中早已增加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國:

「上周末、本周初,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的一番表態成了北京的大議題。克林頓稱,美國認為有爭議島嶼處於日本的行政管理之下,因而受到美日安保條約的保護,日中雙方都應避免採取單方面行動。中國外交部和官方媒體在多個表態聲明中均對此作出激烈反應。……克林頓的說法讓北京認為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印證,那就是:日本以及在南中國海同北京發生衝突的其它鄰國得到了美國人的慫恿,而如果不是美國的支持,它們本來並不會挑釁中國。由此,島嶼之爭也越來越成為中美雙邊關係的負擔,而這一關係本來已因華盛頓加強了對亞太地區的關注而相當緊張。」

Fumo Kishida trifft Hillary Clinton in Washington
圖片來源: Reuters

摘編:凝煉
責編:葉宣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