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少吃肉救地球」為何並非人人適用?

Martin Kuebler
2020年10月25日

多吃菜少吃肉——這個簡單的方法能夠可持續地養活地球上不斷增長的人口,但這對於大量以畜牧業為生的人而言,並不簡單。

https://p.dw.com/p/3kKqf
Nigreria Fulani-Nomaden
資料圖片:奈及利亞牧民圖片來源: AFP/Luis Tato

(德國之聲中文網)長期以來,環境研究人員一直在宣傳少吃肉和動物產品的好處:不僅能令我們更健康,也可以讓地球更健康。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與畜牧業供應鏈相關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總計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一種用作比較不同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度單位),佔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4.5%。該組織還指出,與肉類和乳製品相關的養牛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則是畜牧業排放總量的65%。

但對地球來說,畜牧業帶來的問題不僅是溫室氣體排放。它還佔據了約四分之三的農業用地, 帶來水資源污染和森林砍伐加劇的問題, 尤其是在亞馬遜雨林。

為什麼很多人仍需吃肉? 

減少肉類消費當然不會對西方世界造成傷害。以歐洲人為例,其肉類消費量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乳製品消費量則接近平均水準的三倍。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據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有超過15億人無法負擔達到基本營養水準的飲食,而動物則能以奶、肉和蛋的形式提供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營養豐富的食物到處都有,例如豆類、水果和蔬菜。但畜牧業很重要,乳製品也很重要,「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ISD)農業、貿易和投資主任卡林‧斯莫勒(Carin Smaller)向德國之聲如是說。 由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聯手合作的Ceres2030項目本周發布了一份關於世界飢餓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報告,其中強調了畜牧業、生計和土地之間的關聯。 

該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國際牲畜研究所的伊莎貝爾‧巴爾特維克(Isabelle Baltenweck)介紹:「在這些存在嚴重飢餓問題的地區,牲畜被納入到農業生產中:牛產生的糞便被用作種植莊稼的肥料,這些莊稼最後成為人和牲畜的食物。牲畜是維持這一體系運轉的關鍵一環。」

報告指出,大米和玉米等穀物幫助許多國家的居民滿足了最低卡路裡需求,但是,報告也強調,這些國家對這類作物的重視 "阻礙了包括動物性食品在內的其他多種食物的生產,而其中不少食物能提供更好的營養"。


 

BG Wasserverbrauch Anbauprodukte Afrika | Hirse in Simbabwe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Njikizana
BdTD Indien Reisfeld
 大米(上圖)、玉米和高粱(下圖)等穀物有助於緩解飢餓,但營養成分不夠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B. Boro

牲畜在消除飢餓中的作用

巴爾特維克說,牲畜還使數百萬農場工人、牧民和土地使用權有限的小農戶得以謀生。這一好處加上公認的營養優勢使動物成為緩解人類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的重要元素。

「全球飢餓指數」報告本周指出,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這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大衛‧拉博德(David Laborde)介紹:「在未來十年中,經濟增長將有助於減少世界各地的貧困和飢餓現象,但這還不夠,尤其對於農民而言。」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糧農組織預計,未來10年,遭受極端飢餓的人數可能會增加到8.4億。這一問題估計將因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後果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地區。

到2030年 「消除飢餓」需要3300億美元

Ceres2030項目對過去20年發表的10萬多篇農業報告和文章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飢餓和營養不良",還需投入3300億美元(2820億歐元)資金。 

根據該報告,要實現這一目標,國際捐助方需要每年額外提供140億美元,中低收入國家每年要彌補190億美元的差額。

這些資金將用於改善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系統,以及增加對農民的培訓、網路和財政支持,尤其面向經常被排除在外的年輕人和女性。在中低收入國家,女性約佔牲畜飼養者的三分之二,她們也更有可能遭遇糧食不安全問題。

在農場層面,這些資金還將用於研發氣候友好型解決方案,例如適應性更強的農作物和綠色農業技術,以幫助畜牧業遏制其農業排放。

斯莫勒表示:「我們不缺想法、創新和技術,但這些想法和技術並沒有被最貧困的人采納和使用。」她舉例說,非洲一些地區的乳製品產量可能要比發達國家低20倍。她接著指出:「如果我們能夠提高這些奶牛的產量,生活在這些低收入國家和飢餓程度高的地方的人將獲得更多的乳製品,同時還可以減少每升牛奶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

隨著牛群產量的提高,牛群的規模可能會受到限制,從而減少甲烷的排放量——甲烷是牛產生的一種強效溫室氣體,佔所有牲畜排放量的近一半。其他一些可持續性措施包括:

利用農作物殘渣(包括莖、葉、殼、根和種子)喂養動物,減少對購買飼料的需求

管理牧場以提高動物食用的植物品質,同時減少排放

通過飼料補給和獸醫護理改善動物健康,提高牲畜生產力

引進厭氧消化器等節能技術,將糞便分解成可再生能源——沼氣  

「全球綠色農業革命 」

雖然本周來自西班牙、挪威、澳洲和德國政府以及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後兩者還共同資助了Ceres2030項目)的捐款總額達到了3億美元,但要求做出更多努力的呼聲越來越高。 例如,德國發展部長蓋德‧穆勒(Gerd Müller)指出,地球有潛力養活100億人,但需要一場類似 "周五為未來( Fridays for Future)"氣候運動的 "全球綠色農業革命"。 他呼籲中國、美國、歐盟和非洲聯盟等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多支持,包括資金和政策支持。 

斯莫勒也贊同這一種觀點。她說:「如果人們真想實現消除飢餓、保護氣候和提高全球最貧窮生產者的收入這一目標,那麼人人都要做出貢獻。僅靠傳統的七國集團捐助肯定是行不通的。」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