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毒的聖誕禮物
2008年12月16日伊雯(Yvonne R.)用了5年的時間才弄明白,原來是衣服給她帶來的痛苦。她的手臂下,後背上,手上總有濕疹,手指經常發癢,皮膚也總是紅的。28歲的伊雯對某種紅色和黃色的色素過敏。2%的這種接觸性過敏都是由於織物的染料引起的。大多數女人有這種過敏反應,因為她們經常穿緊身衣。
更嚴重的是,某些引起過敏的化學物質是可以致癌的色素:如軟化劑,有機化合物,這些會直接作用於女性荷爾蒙。《Öko-Test》雜誌今年從不同的國家買了33件女士上衣,並且拿到實驗室裡進行化驗,其中只有4件沒有發現危險物質。
《Ökotest》雜誌還檢測到了致癌色素 Dispers Gelb 3和引起過敏的 Dispers Orange 37/76。這些物質在歐盟內早就已經被禁止的了。
而《Skandal》雜誌在對隨機抽查的一款束身衣進行測試時,也發現了大量的對二氨基聯苯。產品中所含的某些物質有可能致癌並且可能引起膽囊瘤。如果皮膚吸收了這種物質,還有可能造成對血液系統及骨髓的損害,事實上,這種物質已經被禁用好幾年了。
這些違禁的化學物質大多是德國企業進口的,污染物質專家菲爾布裡奇(Rüdiger Filbrich)表示,中國製造的紡織品,比德國製造的產品危險系數更大。
基爾大學醫院的毒理學家克魯澤(Hermann Kruse)認為,德國企業的責任不可推卸。進口商應該對產品進口國進行考察,造成有毒原料進入德國的主要原因在於控制不嚴,並且不排除有黑幕存在的可能性。當然,出於無知或是成本原因,有些公司也經常把織物和化學物質錯誤的組合。比如說,防火物質就不能與織物放在一起,它可以經過揮發,再通過皮膚被器官吸收。
2006年12月13日,歐盟議會通過了歐盟委員會於2001年2月提出的化學白皮書《Reach》方案,並已經於2007年在各成員國中生效執行。該化學白皮書的主要內容是要求證明日用產品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凡是在歐盟生產的或者是進口至歐盟市場的日用產品,其中主要是指紡織品,必須通過有害化學物質含量的註册、檢驗和批准,一旦含量超過規定就不得在歐盟市場上銷售。檢測機構將由設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歐盟化學產品局執行,各成員國也必須成立自己的檢測機構。
該規定涉及3萬種化學物質,即歐盟市場上現存的10萬種化學物質的近1/3。檢測將採取漸進的方式,在3年、6年或者11年間逐漸增加檢測物質的種類,但是在2013年前,將優先檢測最有害的或者進口量最大的材料。
當聖誕節來臨的時候,有必要給準備送親友禮物的朋友們提個醒,千萬不要被市場上花花綠綠的紡織品弄花了眼,對於家庭而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