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小布希接受DW專訪: 梅克爾講原則、富於同情心

2021年7月14日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本已不接受採訪。不過為了梅克爾,他做了一個例外,在梅克爾對華盛頓的告別之行前夕,他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其中談到了自己與梅克爾的關係,表達了一些非常個性化的見解。

https://p.dw.com/p/3wTLH
Merkel zu Besuch auf George W. Bushs Ranch in Texas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我願意為我親愛的安吉拉做這件事" 。安吉拉是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名字 圖片來源: Matthew Cavanaugh/dpa/picture-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布希家族莊園緊挨著大西洋,靠近緬因州肯尼邦克港(Kennebunkport),驅車從波士頓往北走,不到兩小時。還在我們的攝制組用黑色織物製成的屏幕為採訪準備好光線充沛的客廳時,小布希(George W. Bush )突然出現了,比約定的時間提前近一小時。

他穿著短褲和一件點綴著斑斕色彩的亮綠色T恤,嘴角叼一根尚未點燃的雪茄,手上有一台IPAD。"我願意為我親愛的安吉拉做這件事,"他說。  

很快,他便以一種舒適、真誠的方式開始交談,首先講到梅克爾,然後講到他的繪畫,讓我們看儲存在iPad上的自己的畫作。他透露,他全天在畫架前度過,自離開白宮,畫筆已成為他的一種政治表達手段。 這之後,在他為電視採訪換裝時,我想,已經打開氣氛了。  

盛贊梅克爾

小布希已經遠離政治舞台。他表示,如今接受採訪時,通常只談論繪畫藝術。不過為了DW關於梅克爾的紀錄片,這位美國第43任總統破例讓我們到他家去,並拿出大量時間。  

他說,"梅克爾為她的重要職位帶來了品位和尊嚴。……她做出了非常艱難的、對德國最為有利的決定,並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她是一位富於同情心的領導人,一位勇於領導的女性。"    

George W. Bush im DW Interview mit Ines Pohl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接受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Ines Pohl採訪圖片來源: DW

梅克爾所代表的"美國夢" 

布希表示,正如對他本人一樣,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梅克爾就是一個獨具特色的 "美國夢":一位在共產主義非自由環境中長大的女性,成功登上了自由世界的頂峰,而且不是在別的什麼地方,而是在德國。

按照美國人不言而喻的觀點,德國這個國家被美國從獨裁政權中解放了兩次:先是作為一個整體從納粹政權中、然後是東部地區從克裡姆林宮的魔爪中。 

尤其在川普4年總統任期內,梅克爾在自由主義的美國被視為 "自由世界的領袖"。此前,這個位置只屬於美國總統。在歐盟內部以及許多歐洲國家亂像一片時,她被視為中流砥柱;在一個似乎旋轉得越來越快、問題越積越多、可能解決方案日益複雜的世界上,她是一個可靠的常量。 

2007年,小布希和梅克爾在海利根達姆八國集團峰會上與普丁交談
2007年,小布希和梅克爾在海利根達姆八國集團峰會上與普丁交談圖片來源: Toshifumi Kitamura/AFP/Getty Images

布希表示,"梅克爾歷經艱難環境,而且不止8年。想到這一點,可是相當驚人。"他這是暗指自己曾經8年的總統任期。這位前總統指出,"這也表明了德國選民對她的信任"。 

2006年,當梅克爾作為新任德國總理首次與小布希握手時,德美雙邊關係處於低溫狀態。梅克爾的前任施羅德反對伊拉克戰爭。布希說,兩國關係之所以能迅速改善,也同他和梅克爾從一開始就相當合拍這一事實大有關係。 

理解對俄政策差異

與現總統拜登一樣,小布希也批評北溪2號項目,認為該管道會強化德國對俄羅斯的依賴性,並使烏克蘭局面更形複雜。不過,小布希說,他能理解梅克爾奉行與美國不同的對普丁、對俄政策,每個國家都必須找到自己的道路。 

Deustchland Schröder und Bush gehen auseinander
小布希與梅克爾前任施羅德關係不太融洽,施羅德反對伊拉克戰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_pool/A. Altwein

在被問及梅克爾的移民政策時,他也表現出理解。他說,"我的第一反應是,她是一個富於同情心的女人。我深信她是受到了人類同情心的驅使。而且,你知道,對她來說,這明顯是一個艱難的政治決定,可她負起了領導責任。"   

小布希本人不滿川普行政當局嚴厲的移民政策。他新近出版了一本移民肖像畫冊。這是如今他參與政治討論的方式。 

女性榜樣  

布希有兩個女兒。他也把即將離任的這位德國總理尤其視為女孩們的榜樣。他說,"有很多女孩看著梅克爾說,'有一天我也能擁有責任和權力'。"   

現在,梅克爾可能是最後一次以德國總理身份來到華盛頓。因此,與新總統拜登的這次會面也同時是告別訪問。在美國政界,人們慢慢地意識到,一個大時代行將告終。跨大西洋關係的自我認知須重新定義,這也是因為中國或印度這樣的國家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過往不足為訓

美國將與對德國、歐洲的關係視為理所當然,這段歷史行將結束。梅克爾將是最後一位經歷這個舊時代的德國總理。

她16年前上任時,幾乎每個美國家庭都與德國有著非常活躍的個人關係。那時,還有一些老兵及高階政治家,他們或在二戰中與納粹德國作過戰,或在柏林牆倒塌前的許多年裡在西德駐扎。成千上萬曾作為士兵生活在德國的 "佔領者 "成了德美友誼的真正大使,這是歷史上令人驚訝的轉折之一。  

無論誰接替她的職位,都面臨一個重大任務,那就是:激勵年輕一代維護密切的跨大西洋關係,對這一代人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鐵幕的恐怖已屬遙遠。對此,過去將不再足以作為論據。 

採訪結束時,我問道"梅克爾的工作做得好嗎?" 小布希點點頭說:"我想是的。不過,她和我都不要因歷史的短期評說而傷腦筋。在我們死後很久,才會清楚,人們會對我們作何評判。" 

美國前總統布希接受DW採訪談中國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