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對華政策:歐盟五音不齊

2010年11月18日

11月16日,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綠黨議會黨團的歐盟外交政策發言人克拉蒙女士在《新蘇黎世報》發表文章,指責歐盟迄今缺乏統一的對華政策。

https://p.dw.com/p/QCJe
圖片來源: AP

文章說,歐洲理事會9月16日會議上,雖然各成員國政府一致要求制定統一的對華政策,「但今天的歐盟距離共同的對華政策還很遠」,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問題就是一個例子:

「西南歐首先注意的是中國對該地區勞動市場的壓力,東歐許多國家對中國的一黨制極不信任,而希臘展開雙臂歡迎中國投資,德國則看重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商務關係。

「只要歐盟各成員國不同心協力,北京就會繼續優先與各國政府商談,歐中峰會就仍然無足輕重。10月6日的歐中峰會上,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談了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卻在前一天的晚宴上就透露了機密,向溫家寶答應支持此事。這樣,梅克爾就使歐中峰會失去了意義。

「每當歐盟內部意見不統一時,小團隊就不得不先行一步:法國、英國和德國這三個歐盟大國最受北京的重視,由於這三國的份量很重,它們的外交部可以更深入地與中國打交道。如果歐盟的共同外交政策意味著各成員國應該減少與中國的雙邊交往,那麼法英德三國失去的就最多。只要它們意見不一致,也不能期望在歐盟27國的層面上有什麼進展。」

文章分析說,歐盟各國關注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影響歐盟執行共同對華政策的「障礙」。但是恰恰「在貿易政策上,歐盟對中國完全能夠以更強勢的姿態出現」:

「在這方面,歐盟握有一個強大的槓桿:北京長期以來希望提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它需要歐洲的支持。歐中應該就中國的要求進行談判,作為回應,歐盟可以對中國的勞動和社會標準以及對中國氣候政策的期望明確提出條件。

「歐盟要想不被中國繼續視為經濟巨人和政治侏儒,就必須互相協調對華政策的要點。在保護氣候和對待資源匱乏的問題上,我們需要中國採取負責任的行動。中國在國際上日益要求增加參與,所以我們必須就共同規則達成一致,尤其尊重人權的問題應該成為歐盟對華政策的基本組成部分。」

文章最後談到在授予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問題上中國對挪威政府施加巨大壓力時指出:

「儘管挪威不是歐盟成員國,但這一事件可以作為歐中關係的範例。‧‧‧ 歐盟所有成員國向北京領導人一致明確表明,歡迎這次授獎,中國對挪威施加壓力完全錯了。我們希望,歐盟的對華政策今後能更多地出現這樣的團結一致。」

編譯:王羊

責編:凝煉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一定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