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梵高的足跡
英年早逝的天才,死後成名的畫家,梵高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繪畫巨匠。1890年7月29日,他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不朽的梵高
梵高創作了以向日葵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他曾經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這位天才畫家對現代藝術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1890年7月29日,梵高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的作品給藝術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黯淡的童年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這個名字其實原本是他一年前夭折的哥哥的名字,而他哥哥死去的那天正是3月30日。梵高共有5個姊妹。他與小4歲的弟弟提奧(Theo)關係緊密,兩人經常書信來往。梵高的父親是個牧師,他的童年在宗德爾特(Zundert)度過,他形容自己的童年「又黑又冷」。
失敗者?
在家人的眼裡,梵高是個失敗者,他從事的每個職業,無論是藝術經銷商、海軍軍官、傳教士,都在很短的時間放棄了。1879年他搬到了比利時南部的礦區博裡納日(Borinage)。租下了奎姆(Cuesmes)小鎮的這間房子。
礦區生活
礦工們貧苦艱辛的生活給梵高留下了深深的感觸。他希望與當地居民拉近距離,把臉抹黑,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最終他提起畫筆,把貧窮人們的生活定格於紙上。
深入礦井
博裡納日當年的Marcasse 煤礦現在已成了一片廢墟。只有這個運煤小貨車還能讓人想起那段黑暗時期的存在。梵高曾親自下到700米深的礦井體驗礦工的艱苦生活。他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對井下的狹窄和黑暗表示吃驚。
早期作品
梵高之後又回歸故鄉紐南(Nuenen)。他重新寄居到父母家中,不過卻沒有受到家人的歡迎。在這裡他生活了兩年(1883—1885)。這個時期的畫作還是以深色為主,主題大多是勞作的農民。他也會用寫實風格描繪靜物,比如馬鈴薯。
簡單的快樂
紐南簡單的生活讓梵高樂在其中。他發現了一個作畫的新主題「紡織」。一些典型的小型建築也可以在梵高的一些作品中見到。
自然和農民
一些作品充滿了悲傷。有些畫作還並不完美。但是他堅持每天至少畫一幅作品。他在紐蘭甚至擁有自己的畫室。
法國生活
當時,沒有人意識到,這位畫家日後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父親去世後,梵高帶著作品《吃馬鈴薯的人》離開了紐南,在安特衛普稍作停留後搬到了巴黎。弟弟給他提供了資助,梵高先搬到了一間廉價的出租屋,後來搬到了弟弟家裡。
靈感噴發
1888年2月20日,他離開巴黎搬到法國南部——去追尋陽光。在那裡他與其他的藝術家進行交流和討論。這個時候他的畫作突然變的五彩繽紛:紅、黃、綠、藍、紫。創作的時候他會使用極富表現力的線條。
永遠的梵高
2015年是梵高去世125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大師,30家機構共同合作以「梵高125年的靈感啟發」 為主題在各地舉辦特別展覽。荷蘭的活動將展出梵高的作品以及展示他對其他藝術家了何種影響。法國城市聖雷米、阿爾勒和瓦茲河畔都會舉辦紀念活動。1890年,年僅37歲的梵高在瓦茲河畔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