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不要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

德國之聲 中文網
2017年6月29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香港之際,德國之聲中文網就港人的期待與感受電話採訪了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女士。

https://p.dw.com/p/2fdJ9
Hongkong - Xi Jinping - Kundgebung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N. Han Guan

德國之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香港後發表講話稱,香港牽動他的心。您作為時評人,怎樣解讀這句話?

麥燕庭:這是一句套話。  因為看不出他來香港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如果香港真的牽動他的心,他上位這麼長時間以來,為什麼此前他自己或者政治局常委不親自來看一下呢? 其次,如果不是套話,我也不知道,牽動他的是什麼?是香港的情況不如他的想像嗎?

德國之聲:您指的是哪些情況?

麥燕庭:香港在習近平上任後曾發生大規模的社會事件中,包括反國民教以及2014年的"佔領運動"。這些我估計都會牽動他的心。因為在他們看來,香港這個地方很奇怪:中央政府給了你那麼多優惠政策,在經濟上扶持香港,那麼香港人好像還是不領情,香港人心還沒有回歸。

Hongkong - Xi Jinping - Kundgebung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N. Han Guan

德國之聲:您間接指出,中共高層來香港不夠多。他們應該更經常地來香港訪問嗎?

麥燕庭:中國大陸媒體的說法是,中央領導人來香港,是凸顯對香港的重視。那麼顯然,如果不來,就是不重視。這些年間,來港最多的中國國家領導人是江澤民,來過4次,3次參加回歸慶典,1次參加論壇。習近平來香港不過是按照中央的規矩辦事,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逢五逢十,國家最高領導人都會出現,歷來如此。在平常的年份,總理、國家副主席、人大委員長等都會來參加回歸慶典。

但習近平上台後4年來,從2013年開始到2016年,沒有中央領導人來香港出席回歸慶典。這是在發出一個訊號,即把香港降到了國內普通省份一樣的地位。而香港剛剛回歸時 ,其地位比國內省份要高半級,當時的特首董建華享有國務委員的待遇。

德國之聲:香港民間對習近平的訪問有怎樣的期待?

麥燕庭:很難講。看一眼香港民眾,對習近品來訪,也沒有表現出特別高興的樣子。這些年來,大家覺得中央對香港的管控越來越大,矛盾也越來越多,所以高興不起來。 不過,如果說建制派,他們希望習主席給香港一些優惠政策。習近平在機場講話闡明了此行的目的:一是祝福,二是體現支持,三是謀劃未來。

China Xi Jinping in Hongko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dpa/K. Cheung

謀劃未來是可圈可點的,其實他在說,他是帶著政策過來的。他會在7月1日回歸慶典的報告中闡述這一規劃香港未來的政策。建制派關心優惠政策,但民主派可能會非常一致地希望得到"一國兩制"精神的保障,不把香港弄成了"一國一制"。這是很多人的看法。

下面這個期待可能跟香港沒有太多關係,但卻牽動著香港人的心,即中國的民主和人權是否得到尊重 。習近平到港之前,人們獲知,因《零八憲章》被判重刑的中國作家劉曉波因患肝癌晚期被保外就醫,雖有這條消息,但無人看得見。許多香港人希望,本不應該坐牢的劉曉波現在重獲自由,到海外醫治。這些天來,香港已陸續有些聲張這一要求的遊行 。

德國之聲:"一國"同"兩制"的關係怎樣,是"一國"在前,還是"兩制"在前?

麥燕庭:當年在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以及起草《基本法》時,究竟是"一國"在先,還是"兩制"在先的問題,就已經出現,但沒有定案。後來,人們發覺,中國比較強調"一國"。

中國在收緊對香港的政策,但你收緊,香港人就會反彈,你反彈,中國就覺得更加要管,結果形成螺旋式的惡性循環,其最明顯的表現便是2012年的反國民教育和2014年的"佔中運動"。因此,"一國兩制"的內容越來越多,有些已經超越了當年"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基本法》的範圍。

德國之聲:怎麼理解超越了《基本法》?

麥燕庭:比如,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今年5月的一次有關《基本法》落實的座談會上說,要收緊全面管制權。比如香港的立法。《基本法》規定,香港的立法要到人大備案,人大並沒有審核權。但張德江說,香港立法要由人大批准。這就超越了《基本法》。另外,要求公務員愛國。但香港的公務員制度向來是中立的,如果要求公務員愛國,就是將政治條件加在了公務員身上,不僅超越了《基本法》,而且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的公務員制度。

因此,在香港,問題已不再是"一國"在先、還是"兩制"在先的問題,而是要把"兩制"變成"一制"的問題。因此,許多港人希望習近平主席在香港能夠對此作出說明,希望不要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