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經濟軟著陸 GDP數據不可信
2015年10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0月19日)公佈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達到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部分分析人士擔心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認為政府應採取更多措施阻止經濟繼續下滑。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景氣關係到全球經濟的脈搏。
中國經濟長期高速發展一度建立在基礎建設投資、出口和借貸基礎上的。儘管近年來增速放緩,但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的GDP在2006到2014年間還是翻了一番。而目前政府力圖實現的經濟轉型,是一種由國內市場需求支撐的更為緩慢但可持續的增長。
"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舊乏力,許多風險仍然存在",澳新銀行(ANZ Banking Group)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這樣評價。"我們不應該過於樂觀,中國的經濟增長會繼續放慢",他認為明年的GDP增速或許只能達到6.4%。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將採取進一步舉措刺激支出,放寬貨幣政策,以防止經濟繼續下滑。過去一年內,中國央行已經5次降息,並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但上述措施似乎並未對實體經濟起到推動作用。
有誰還相信中國的GDP數據?
更多的業界專家則認為中國政府公佈的經濟數據不可信。荷蘭國際直銷銀行(ING-DiBa)首席經濟師布爾澤斯基(Carsten Brzeski)在接受德國之聲電視採訪時,對中國官方的經濟數據提出質疑,他認為6.9%增長率"好得讓人無法相信","從其他數據推斷,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要低得多"。
但布爾澤斯基認為,不能因此斷定中國經濟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他指出,中國經濟正在從以出口為主導向內需推動型轉變,雖然GDP增速放緩,但消費和服務業市場均在增長,從這些積極的跡象看,"中國經濟的軟著陸正在發生"。
根據他的預測,從長期看,中國經濟的增幅會明顯降低,但不會出現危機,因此也不會導致全球範圍的衰退。
保七不再?
據美聯社報導,一些分析預測人士推測,過去幾個月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速度只有5%。報導援引牛津經濟學院(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者Louis Kuijs的一份報告稱,房地產業和出口業的疲軟是導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主要原因,但私人消費和基礎設施建設保持強勁,避免了硬著陸的發生。今年9月,中國市場的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0.9%。
另據路透社報導,部分專家認為,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幅或許會成為谷底。而接下來幾個月將有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出台。報導援引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師周浩的話說,中國經濟面臨的整體下滑壓力仍然巨大,而政府在本月底公佈新的五年計劃時可能下調年度經濟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