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Krise Realwirtschaft

Rolf Wenkel (DW Wirtschaft)2008年10月20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美國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高達1.4兆美元,問題的嚴重性超出了人們截至目前的預料。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了有關穩定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告,該組織在報告中指出,由於近來金融市場危機加劇,貸款虧損高峰在即,有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經濟後果。該組織在報告中呼籲,制定全球統一的果決措施,從而重建人們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任。本台經濟部資深記者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FWDh
圖片來源: DW

美國的金融危機已使全世界受到波及。它不僅在金融市場引發恐慌,諸多跡象顯示,實體經濟領域也難逃此劫,經濟發展有可能陷於停滯,失業人數有望急劇增加。投資者,企業和消費群體已對銀行的可信度產生嚴重質疑。在美國,許多貸款購買的住房被迫拍賣。該國大型零售康采恩9月的營業額總體下降了5個百分點。每兩個美國公民中就有一人認為,美國經濟每況愈下。這是數年來最差的民調結果。

但更為糟糕的或許還在後面。因為當前金融危機的最大問題在於,銀行缺乏彼此間的信任。沒有人知道,接下來還有哪家銀行會限於困境,使自己受到牽連。所以各銀行間已不願有資金往來-這不僅限於彼此間的借貸,也影響到對企業貸款的熱情。資金是經濟的潤滑劑。一旦潤滑劑油膜破裂,那末活塞的運作就會受損,導致經濟發動機的運作陷於停止。

現已露出端倪。比如在美國,汽車銷售量急劇下降。所有的汽車製造商的營業額於9月蒙受了兩個百分比的損失。不僅耗油量大的汽車在美國難以出售,日本節能型環保車的銷售量也受到影響。原因在於:每一家汽車康采恩都有自己的銀行,負責為新款汽車貸款。然而,這些銀行也得在金融市場解決資金來源-目前其資金流動愈發不暢,不少汽車銷售商宣佈破產。

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愈發謹慎,它們的業務往來僅限於交納高額風險稅的借貸。如此一來,使對企業的投資愈發遙不可及。

無可否認,次貸危機早已使經濟界受到波及-德國也難以倖免。在波鴻和埃森巴赫的歐寶就已減少了其產量,福特,寶馬均相繼採取類似的措施。位於斯圖加特辛德芬根的賓士公司甚至提前打發其職員休聖誕假,而且沒有確定明年一月恢復生產的具體日期。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寒冬的銷量走勢。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世界各國央行已較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與事發於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不同,央行為市場注入高額巨資。它們擔負起各國銀行的日常職責,為市場注資。這或許令門外漢們感到不解,同樣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國家突然出資擔保。現在救急迫在眉睫,無論耗資多少。因為潤滑油膜絕不能發生破裂,否則發動機將難以運轉。尋找罪魁禍首,為金融機構制定更為嚴格的規定和監督機制尚有時間,大難當頭,救急於水火之中已刻不容緩。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