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增長,中國企業開始進入德國市場
2004年5月7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此番訪問德國,便率領了一支龐大的經濟代表團。作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德國也越來越成為受中國企業青睞的經濟基地。
德中兩國的經濟交流是中國總理溫家寶此番訪問德國的重頭戲。對經濟復甦緩慢的德國來說,率領著一支強大的經濟代表團訪問德國的中國總理無疑是一名希望的使者。德中雙邊貿易額佔中國與歐盟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礎上,德中兩國總理還就未來的貿易發展達成了共識,即截至2010年,將這一數額提高到原來的兩倍。
20多年來,中國在國際間的形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開始的發展中國家到經濟騰飛國家,而且不久的將來有可能躋身世界前5名最大資本輸出國的行列。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今後4年中,中國在國外直接投資額將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五位,而排在第一到第四位的分別是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
在德國直接投資的亞洲國家中,中國名列第三,僅次於日本和韓國。過去數年中,已有6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落戶,例如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TCL,海爾,聯想,中國遠洋公司等等。雖然這一數字與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作為後起之秀,中國在德國的投資還存在很大的潛力。
尤其對於陷入困境的德國傳統老企業來說,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可謂是解了燃眉之急。這些中國企業則借用老牌德國公司的品牌和已形成的銷售網路,將在中國生產、在德國組裝的電視機、冰箱、電腦等產品直接投放當地市場。例如,德隆收購了德國電子公司施耐德,便可以將自己的產品掛上施耐德的品牌,以德國製造的面目出現在市場上。
因為德國不僅地處歐洲心臟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達的基礎設施,強勁的購買力,健全的法律體制,而且在許多人中國人的眼中,德國同時也是高科技和高生活品質的象徵。
繼漢堡、黑森州和巴伐利亞之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也加入到了吸引中國投資者的行列中。比如,素有「日本城」之稱的州首府杜塞道夫在成功地積累了日本經驗後,也開始著手招徠中國投資者。市長艾爾文先生說:
「中國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國家,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增長率。在杜塞道夫与中國大陸的交往中我們發現,中國與歐洲的旅遊業和整個經濟關係發展非常之快。所以,我們希望杜塞道夫能夠給中國企業開展歐洲業務提供一個平台。
為了吸引中國投資者,杜塞道夫市政府設計了一整套的中國計劃。艾爾文市長介紹說:「我們現在正在考慮在杜塞道夫建立中國貿易中心和中國文化中心的可能性。另外,今年7月,杜塞道夫市將正式和中國的重慶市結成姐妹城市。為了提高杜塞道夫在中國的知名度,該市的中文網站今年年初開通了中文版。潛在的中國投資者可以在這裡瞭解該市的風土人情和商貿法規,也可以索取關於投資環境的中文資料。杜塞道夫经濟促進局還專門聘請了一名中國通,幫助有志在杜塞道夫投資建點的中國商家解決起步階段的困難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