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克裡訪中,習近平會參加美倡導的氣候峰會?
2021年4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氣候危機關乎人類的切實利益,每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和政治領袖,都不能僅為本國甚至一黨或一己私利而置全球越來越嚴峻的氣候問題不顧,必須拿出積極的行動來。在這方面,美國前屆政府是不合格的。事實上,美國自身受到的氣候威脅並不少。每年都會發生的加州山火以及今年在德州出現的罕見極端天氣導致的大停電,都和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拜登看到了氣候問題的緊迫性,氣候變化是他競選期間主打的議題之一。在總統就職首日,拜登即宣佈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就任首周簽署了多項與氣候危機相關的行政令。白宮3月又宣佈將於4月22-23日舉行全球氣候峰會,已邀請40位世界各國領導人出席,包括俄中兩國領導人。
美國在氣候領域也要重回世界領導地位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美中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它們各自的行動及其合作攸關聯合國減排目標的實現和人類福祉。克裡此次訪華,任務應該主要同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討論如何開好這次氣候峰會,特別是習近平出席峰會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拜登要克裡傳達某些訊息給習。美中阿拉斯加「2+2」會談後,雙方緊張局勢不斷加劇,衝突日益升級,兩國之間的敵意螺旋式發展下去,很可能會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如何避免雙方進入新冷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以競爭和對抗完全代替合作,可能也是拜登關注並意圖傳達給習近平的。
對拜登政府來說,上任3月就急著召開氣候峰會並邀請40國領導人與會---雖然是視訊會議,當然不只是要向外界表明拜登重視氣候變化、推動世界主要經濟體應對氣候危機,無疑還有著借這次峰會,來顯示和檢驗美國在氣候領域重回世界領導地位的用意。拜登政府對盟友的重視已經基本修復了川普此前單邊主義做法對盟友的傷害,使美國和其西方盟友的關係恢復如昔。假如氣候峰會成功舉辦,表明美國在世界的領導權和影響力也重新回歸,這將會增強美國在對中國競爭和對抗時的自信力,包括排擠中國在氣候領域試圖填補美國領導權的野心。
然而,拜登要在這次峰會上實現這樣一個「氣候政治」目的,必須有中國的配合,特別是如果習近平能夠出席氣候峰會,這就等於向外界釋放出中國不得不接受美國在氣候領域領導權的印象,因為該次峰會是由美國倡議舉行的,美國也主導著會議的議題和議程。拜登政府雖然不像前任一樣一味同中國對抗,表示可以合作的也合作,但這個合作是建立在美國實力以及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換言之,合作可以,但要以美國的方式合作且主導權在美國。這種設定條件的合作其實也可理解為另一種形式的競爭或對抗,中國對此自不會太樂意,儘管表面上也在不斷要求美國合作。
不過,鑑於眼下的政治氣氛,兩國能夠合作的空間很窄,氣候可能是美中唯一可以合作的領域,因為氣候問題具有全球性,每個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作為美國政府的氣候特使,克裡之前多次強調,全球氣候危機應該同美中之間的其他問題「分開處理」,呼籲兩大碳排放國攜手合作。然而,由於設定合作條件,他也清楚這很可能甚至必然會大大弱化中國合作的意願,所以在上周訪印時表示對中國的合作抱有「希望」,但「沒有信心」。
中國將作何回答?
中國對拜登召開氣候峰會的意圖,自然也明白,但北京仍有可能會部分配合美國,這倒不是害怕拜登政府的壓力,而是北京也在向世界打氣候牌,同華盛頓爭奪氣候領域的主導權和影響力。因此中國會借氣候峰會的平台,推銷自己的氣候主張,不讓美國獨佔峰會的主導權。
去年聯大會議習近平宣佈中國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他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歐盟的歡迎,其時美國因退出氣候協定而廣受批評。北京此舉有接棒美國卸責氣候領導權的考量。對北京而言,氣候牌使得它始終可以有機會去分化美國同那些深受氣候變化之苦的盟友,特別是美歐之間的關係。全球要實現碳減排目標,不得不依賴同中國的合作。而北京看似比華盛頓在氣候問題上更積極和負責。雖然拜登政府扭轉了川普政府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可假如四年後川普卷土重來或者共和黨執政,拜登政府在氣候問題上的做法屆時會不會改變,就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使歐洲顧忌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不能在圍堵中國上跟得美國太緊。在此意義上,北京會將氣候牌的政治效應打到最大。
故可見,北京不會輕易讓拜登政府主導氣候問題,中美勢必會一邊合作一邊爭奪氣候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在這個背景下,克裡的訪華及能否說動習近平出席會議,是一個觀察指標。習近平會對是否出席氣候峰會進行權衡,可否換得拜登在其他方面對中國的某種退讓。假如拜登同意在中國關心的新疆或台灣等議題上放緩批評或對抗的調子,習近平大概率會出席氣候峰會,否則會讓其他領導人如總理李克強或者主管氣候變化的政治局常委出席。但北京不會不讓領導人參加,對氣候問題表示重視的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在出席氣候峰會的領導人層級上,北京應該不會太為難華盛頓。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