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中國與普丁的世紀豪賭
2022年3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從二月二十四日至今,普丁對烏克蘭發起的侵略戰爭已經進入了第八天。有足夠證據證明,普丁的這場戰爭實際上在一月份就設計完畢。而且他的本意是用3-4天內摧毀烏克蘭的軍事設施,把基輔拿下,並建立起一個親俄的傀儡政府。但顯然,現在的戰局走向跟他想像並不一樣。他萬萬沒想到,烏克蘭的抵抗決心如此堅強,同時也沒想到,俄軍地面部隊的戰略戰術遠非如此完美。至今,幾天內,俄軍已戰亡數千人,這遠超美國在阿富汗20年陣亡2500名士兵的數字。於是,他不得不進入第二個階段,一個未知數多於肯定因素的階段,同時也把他原來宣稱的「文明戰爭」,即不攻擊民用設施和傷害平民,變成了一場瘋狂的、全面的毀滅戰。
普丁在發動這場戰爭前,已經知道他很可能成為世界舞台上最孤獨的人。為了避免此種情況,他就利用了冬奧期間去北京尋找習近平當他的同夥。同時,戰爭開始時,他還要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一起成立「八國聯軍「,一起參與他設計的戰爭。在北京他成功了。因為普丁知道中國需要俄羅斯的大宗商品和武器,並將俄羅斯視為北京主導新秩序的關鍵組成部分。於是,北京和莫斯科利用冬奧峰會簽下幾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大單。兩國宣佈「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建立了表面上並不昭明宣章、而卻從未有過的戰略同盟。但在俄羅斯的「後院」,除了白俄羅斯願意讓俄軍「借地出兵」,其他國家都用某種理由婉言謝絕了。普丁沒想到的是,烏克蘭戰爭前後,不但國內出現反戰聲音,西方各國更是拋棄幻想,變得更加團結,而且連像德國這樣一個國家,也打破了禁錮,明確支持烏克蘭。
中國的反應
目光轉向中國。北京在普丁決定發動這場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戰爭爆發前的二個月內,據路透社透露,美國跟中國有六次接觸,國務卿布林肯甚至把CIA對普丁的侵略意圖的情報也告知了中方,希望能讓中國說服普丁,阻止這場戰爭。北京不但不把美國的誠意當回事,相反,認為是美國有意要造成中俄之間的隔膜,而且把美國提供的情報轉交給俄羅斯。同時,習近平和他的智囊們顯然是誤判了普丁的冒險主義,正是因為如此,近年來一向表現出重視在國外的國民生命安全的中國政府,並沒有在戰爭爆發前及時提出警告,也沒有撤離在烏克蘭學習的6000來名學生。直到三月三日,才把3000人轉移到烏克蘭外,而至今還有3000人在戰火中受煎熬。據烏方報導,在哈科夫學校宿舍,因為俄軍的炮擊,已有四名中國學生身亡。
戰爭爆發後,北京倒是更相信了俄羅斯軍事情報系統的分析,以為普丁能成功地打一場閃電戰,一舉解決烏克蘭問題。而更具有諷刺也是令人寒心的是,在中國大陸,一大批粉紅跟官方媒體一起大合唱,支持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大罵烏克蘭活該,至今,官方沒有把俄羅斯的行為稱為侵略,相反,按照冬奧普丁習近平會面後的公報精神,把西方特別是美國作為這場戰爭的禍首。而在粉紅圈內甚至出現借戰爭機會把烏克蘭美女弄到中國的各種卑鄙言論。與此同時,地方安全部門對居住在中國的烏克蘭人網上傳播的反戰、反普丁的言論,採用各種威嚇手段阻止,以致於烏克蘭駐上海的領事館專門就此提出了抗議。
烏克蘭的希望
當然,儘管有上面提到不愉快的事,烏克蘭領導階層極其希望俄方馬上結束這場殘酷戰爭。為此,在本月一日,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 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通電話,要求中方利用中俄關係阻止俄羅斯對鄰國烏克蘭的軍事入侵。王毅則是使用一般外交辭令回應:「中國準備盡一切努力通過外交手段幫助結束戰爭。」 而且,即便在這種場合,他也只對庫列巴說了「深感遺憾(deplore)」 一詞,而迴避稱普丁的戰爭為侵略。
在現在西方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普丁有任何共同語言的情況下,中國可能發揮的作用似乎成了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那麼中國是否真的會在這場世界災難中起積極的作用呢? 至今,西方某些國家對中國還抱著一種幻想。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審視一下,中國對普丁侵略戰的態度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筆者以為,如下幾個關鍵詞可以把這些因素概括起來:習普個人關係、中國跟俄烏的互補關係、主權問題以及跟西方的關係。
習普的個人關係
首先是習近平與普丁的個人關係。如筆者在以前的評論指出的,自2013年,習近平跟普丁頻繁會面近三十七次。即每年平均五次多。這本身已經說明了問題。而更主要的是,雙方經常表現了對對方的贊賞和敬佩。這在世界政界少見。 儘管跟中共不一樣,普丁並非那麼崇拜列寧和史達林,但是他將蘇聯解體稱之為「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而正是這一點就成了他跟習近平連接的政治紐帶。因為習近平發誓不讓中國成為「第二個蘇聯」。至於兩人追求的價值觀和統治方式,更是非常趨同。 更主要的是,雙方都有用自己的新的世界秩序代替現有的規則慾望。而且,相對來說, 習近平對其所追求的新世界秩序似乎更認真些。
俄羅斯一個政府智庫的政治學者謝爾蓋‧卡拉加諾夫說:「中國是我們的戰略緩沖帶。我們知道,無論形勢多麼艱難,我們都可以依靠她向我們提供軍事、政治和經濟支持。」 換言之,俄羅斯已經把現在的中國看成是自己的同夥。而這次冬奧會面,便是一個俄中關係一個重要轉折。為了獲得北京對普丁這次跟西方對抗的支持,普丁決定向中國更大地開放市場。這也意味著他願意使得俄羅斯今後更依賴中國。而他這一招,完全是為了抵消或減輕西方在他侵略烏克蘭後的制裁的後果而設計。
俄羅斯為中國首選
中國跟俄羅斯的貿易互補關係體現在各方面。以金融為例,普丁希望一旦被踢出SWIFT結算系統,能通過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來完成國際結算。 其實,雙方都有建立一個「後美元化」世界的意願。而中國更是想利用當前的貿易和石油政治來提高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市場所佔的份額。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後的積極參與,預計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市場的份額將在未來3至4年內從2%升至7%。當然,與美元59%的份額相比,這仍然微不足道。但至少向中美金融脫鉤又往前邁了一步。 不過,俄羅斯是否能有效地利用CIPS, 未知數還很多。 而且北京也知道,如果真的想幫助俄羅斯打破SWIFT的制裁,那將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戰爭的爆發,俄羅斯原來已經嚴重的通貨膨脹就可能失控,於是莫斯科將借助來自中國的商品平抑物價。中國正好利用次機會擴展市場。在技術方面,俄羅斯在受到來自美國的技術方面制裁後,不得不投向中國。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技術產品早已開始。2016年1月,俄軍一架本土產海鷹-10無人偵察機在頓涅茨克地區墜毀。烏克蘭人拆解後就發現了中國著名的單片機公司宏晶科技單片機。而以後這種技術上的依賴則會更強化。
至於能源 ,截至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高達83%的天然氣仍是輸往歐洲的。 而這場戰爭將大大加快歐盟國家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速度。換言之,幾年後,俄羅斯左右歐盟市場的能力將大為減弱。在能源方面,中國並不能馬上取代歐洲。中俄雖然簽署30年天然氣協議,但管線至少還要3年才能完工。也就是說,俄羅斯必須還得依靠歐洲一段時間來「等待」中國。
再看中國跟烏克蘭的互補關係。烏克蘭是中國的武器供應大國,也是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電信公司的重要市場,而中國則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2021年中國國企北京天驕航空收購烏克蘭主要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馬達西奇(Motor Sich)失敗,此事使得中國意識到烏克蘭是屬於西方陣營。儘管烏克蘭後來積極邀請中國參與大批烏克蘭投資交通和城市基礎建設項目,而且烏克蘭也專門為中共成立100周年發賀電,並在去年6月烏克蘭臨時撤回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一份有40國參與譴責中共戕害新疆人權的簽署文件。即便如此,中國顯然已在俄、烏兩國哪家優先已經做出了選擇。 俄羅斯顯然比烏克蘭要更有價值。
主權國家的外交辭令
考慮到今後武力奪回台灣的「合法性」,強調主權國家領土完整,是中國外交上時常要表演的一出戲。在二月份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影片講話中,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烏克蘭的主權應當得到「尊重維護」,當時,使得西方國家似乎很振奮。但自俄羅斯啟動全面入侵以來,沒有一個中國官員用這樣的措辭提及烏克蘭。
跟西方的關係
中共在冬奧峰會的聲明中公開反北約擴張,為的是幫俄羅斯忙。但客觀上也反映了,中國跟俄羅斯威權意識形態和政體的一致性。從這個角度來看,西方是另一個陣營。而這種對立,本身也由北京的對西方耿耿於懷有關。當有人在一次記者會上問道中國對烏克蘭的態度時,華春瑩專門把此問題與北約聯繫在一起,並提到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事件中喪生的三名記者,說「北約還欠著中國人民的血債。」 中共當然對目前美國對華的技術方面的限制非常惱火。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並不認為自己有必要介入俄烏之間當調停人。因為中國始終以為烏克蘭的問題後面是北約、是美國。他們才是「當事方」,他們才是「系鈴人「。
當然,中國比俄羅斯更需要西方,不僅是市場,同時也是技術和資本。這一切就造成中國至少在外交場合不得不在俄羅斯、西方兩者間尋找平衡。至少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北京並不想太明顯地被西方看成是俄羅斯這次戰爭的「同謀」。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表示戰略夥伴的盟約沒有任何禁區,也不得不違背盟約,在安理會譴責俄羅斯中國投下了棄權票。
客觀地來看,這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本來也許是給中國在國際上重新調整自己形象一次很好的機會,但北京肯定不會利用它,因為中共不會放棄對俄羅斯的「溺愛」 和站隊,因為在政治上,中國目前對西方的反感,已經超過向俄羅斯侵略者亮紅牌的慾望。當然,中共在外交方面時而要表現出機會主義的本能。
總之,中共不會當這次戰爭的調解人。 相反,從中國國內的輿論和其一系列做法來看,它實際上把自己扮成了普丁的同謀。
三種情景以及中國的角色
1. 普丁在短期內徹底失敗。失敗是指的他的所謂「軍事行動」的失敗,儘管同時烏克蘭也被破壞的一塌糊塗。但這種可能較小,除非西方國家幫助烏克蘭重新奪回制空權。一旦是這樣的話,一個削弱的俄羅斯肯定會更有求於中國。這是北京喜歡看到的現象。同時,北京也會積極加入烏克蘭的重建。
2. 俄軍連下數城後,基輔受圍困最後落陷,烏方的抵抗意志逐漸潰散,澤倫斯基決定放棄政治生命換取戰火停歇,從而出現「相對不反俄」的政治精英奪權,建立臨時政府,烏克蘭實現中立,並答應「非納粹化」。俄得到對克裡米亞的保證,並使得頓巴斯獲取特殊地位。中國這時就會重新恢復它在烏克蘭的一帶一路的項目。
3. 持久戰。經過幾周的軍事博弈,形成了「東烏克蘭」、「西烏克蘭」的分裂局面。兩個政府同時對峙。而維持東烏克蘭則成了俄羅斯一個巨大包袱,因為它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財政黑洞。而西烏克蘭則至少在普丁當權階段繼續與俄羅斯處於一種緊張關係中。 而這種情況對中國並不利。
這三種情況都會不同程度地削弱、損耗俄羅斯的財力和軍事力量, 而這事已經在發生了。而中國不管如何會參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經濟重建,從經濟層面,它如果不是贏家,至少也吃不了大虧。當然,俄羅斯經濟損失過重,那就看習近平能不能為他的老朋友為這場戰爭買單了。應該說中國人在買單,是肯定的。但問題是多少。
這就由習近平的平衡術來決定了。 至於政治層面,就看中共如何汲取普丁這次冒險主義的教訓。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