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一切為了二十大 - 2022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2年1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2021年是中國監管新措施實驗的一年。從大佬馬雲取消螞蟻金服的香港股市首秀後短暫消失的溢出效應開始,對中國搭計程車軟體滴滴的IPO的打擊以及隨後的數據監管,為此後針對教育公司和影片游戲的一系列監管鋪平了道路。習近平試圖通過這些措施來一方面展現中共是經濟界唯一的老大,另一方面也想實踐他的某些「理論「(諸如「共同富裕「、「遏制資本無序擴張」、 「房住不炒」)。但人們已看到,這些實驗很大地打擊了經濟界的信心。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除出口外,中國經濟中的消費和投資均表現較差,導致需求端持續疲軟。2021年8月、11月、12月餐飲消費出現同比負增長,這主要是因為疫情多地散發,對戶外消費形成持續衝擊。此外,由於晶片短缺等問題,2021年汽車類消費全年同比僅增長7.6%,拉低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
而消費又是由居民的收入決定的。2021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13.6%,兩年平均實際增長僅為4.0%。而收入的減緩又直接跟整體經濟不景氣有關。內需消費的相關數據表明,中國國內消費在疫情打擊下一直都沒有恢復元氣。比如12月份的零售額不及預期,僅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是2020年8月以來最慢的速度。
就投資方面,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月度累計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從前2月的35%迅速滑落至前12月的4.9%。2021年製造業企業利潤下降,因而造成投資意願相應下降。據媒體報導稱,2021年前11個月,中國有437萬家中小企業破產倒閉,企業注銷率20年來首次超過新註册企業的數量。只有利潤水準較高的產業鏈上游企業和發展前景較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取得較高的投資增速。
除製造業投資外,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對投資增速的貢獻更低。2021年中國整個地產行業陷入融資困難,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是一降再降, 而2021年地方財政吃緊,財政支出放緩,導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較2020年僅增長0.4%。
當然,2021年的中國經濟,也有三個好消息。
第一,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本月17日公佈2021全年GDP數據,相比去年增長8.1%,超過過外界預期的8%。當然,即便這個好消息也隱含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中國的經濟在走下坡路。因為如果分季度來看,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同比增長7.9%,三季度同比增長4.9%,四季度同比增長4.0%。
第二,中國2021年外貿成績單亮眼。發達國家大規模刺激政策帶來了外需的增長,同時,東南亞國家由於疫情影響,很多訂單轉流到了中國。2021年,出口額超過進口額6764.3億美元。這比2020年多出1520億美元,是195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第三,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兆1493.6億人民幣,年增率增長14.9%,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除了純服務業和製造業外,2021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年增長率達17.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0.7%,高技術服務業增長19.2%。
整體來說,2021年的中國經濟跟習近平的初衷並不相符。因為習提出的以內循環為主的兩個循環,旨在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性,而要通過提升國內消費來推動經濟的發展。而2021年即便從最終數字來看是「好的結果」,但並沒有按照習近平所設想的思路走。
2022年的兩件大事
今年有兩件政治事件是中共的行動指導。 一是今年二月份的在北京舉行的冬奧會,這涉及到中共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冬季疫情不穩定期間,官方各種防疫措施會更嚴格。一旦疫情不冷靜,不僅難以帶來「奧運效應」,反而會對相關地區經濟活動帶來更多限制,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所以,這是各級政府神經緊張的事。
第二件事也是今年最重要的事件,那就是今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的首要目標是確保他的第三個任期順利過渡。他有充足的理由要保證今年的中國的經濟引擎不熄火。為此,中共將用盡一切政策工具,保證經濟不硬著陸。
中國面臨的困境
不少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普遍不樂觀,世界銀行在最新報告中預計,中國2021年經濟增長8%,2022年增速降至5.1%。而對嚴峻的形勢,即便在中國領導層面,也已經有所意識。去年12月8-1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對中國經濟給出了「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評估。
以出口為例。首先不可能期待出口將跟2021年一樣興旺。考慮到全球經濟漸進復甦、主要經濟體大規模刺激政策退出,外需減弱,以及訂單逐漸回流東南亞等地區, 出口減速是分析人士對今年中國外貿的普遍預期。
火熱的樓市驟然預冷,包括恆大在內的房地產企業陷入困境,相應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入也出現大幅下滑。中國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比例相當大,平均為政府總收入的25%,所以如果土地收入下降,或者增長放緩,地方政府的支出將面臨一定的壓力。2021年剛剛過去,中國不少地方政府曝出財政困難——黑龍江省鶴崗市作為首個地級市宣佈實施財政重整。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市縣政府一般債務付息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或專項債務付息支出佔政府性基金支出比例超過10%的,必須啟動財政重整。另外,河北省霸州市因為財政困難違規亂罰款、亂收費;甚至經濟發達的廣東、浙江等省出現公務員薪水縮減、緩發補貼等情況。當然,共產黨統治的地方政府再如何也是不可能出現像美國那樣「政府破產」的現象。
北京的政策工具
跟西方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不同,中國政府最會利用各種經濟政策工具,以某一政治目標為導向(如二十大),迅速地對自己做的計劃和原則做暫時的修正。
積極的、精準的貨幣政策:面對內需市場的壓力,中國央行17日降低了中期貸款的借貸成本,望藉此緩沖中國逐漸放慢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央行自2020年4月以來第一次調降借貸利率。與此同時,從去年12月起增加對小微企業的支持。預計,今年中國政府會釋出更多的寬松政策,實現「寬貨幣」與寬信用」同步進行。
自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開始有所鬆動。而今年的中國監管機構也將敦促銀行增加抵押貸款,並縮減對某些城市的房產購買限制。恆大境內債務展期方案最近已得到了監管機構的默許。預計其它資金緊張的中國開發商也會急於與債券持有人談判新條款以避免違約。當然,這並不能解除房地產行業債務風險,只是提供一些緩沖的時間。
極力鼓勵外商在中國投資: 中國高層將更賣力地落實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極力發揮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台作用,吸引更多外資落地。同時,為了留住外來專家,中國特意把對外國人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23年底。
暫緩今年的減碳:習近平儘管不會改變他「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但在今年他肯定要為了二十大照顧經濟的發展,從而暫時放慢「雙碳」的步伐,至少不會再因減碳而出現去年缺煤電影響生產的現象。中國國資委在今年初印發《關於推進中央企業高品質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強調要確保「安全降碳」,要「堅持立足實際、穩妥有序」,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十月後清零政策會有所調整:中國同時也在努力用更好的疫苗來替代目前的嚴厲的清零政策。中國正在開發自己的mRNA疫苗,預計將在今年投放市場。除了國產疫苗外,德國BioNTech和復星醫藥開發的mRNA疫苗目前正在接受行政審查,而總部位於上海的生物製藥公司Everest Medicine已經與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合作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其潛在的mRNA新冠疫苗。並在去年底已完成中國工廠的建設。可以想見,最早在二十大之後,中國的清零政策會有所調整。
兩種可能的情景
第一種情景是,隨著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的疫情持續擴大,中國將繼續採取殘酷的清零政策,而這勢必導致供應鏈的中斷。譬如去年12月,浙江省的鈷礦因疫情爆發關閉,而這將進一步抬高今年的材料價格。如此事件多次發生的話,中國經濟在2022年第一第二季度成長停滯的可能性較大。如果外部環境的繼續惡劣,疫情肆虐,經濟進入動蕩期,增長、就業、物價、與國際收支全面惡化。那麼今年中國的GDP 可能只能達到甚至低於4% 。
第二種情景是,中國出口在上半年似乎依然強勁, 但後勁不足。然而,今年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生效是中國經濟的一劑強心針:中國被認為是該協議的主要受益者。中國將汽車、鋼鐵、機械、石化等產業部分產品排除在降稅範圍之外,或爭取較長降稅期,以減緩衝擊。但同時,中國能借此擴大對RCEP成員國的對外貿易,從而彌補今年訂單回流到東南亞的「損失」。再則,借助RCEP北京很可能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激活消費的巨大潛力。
隨著更有效的疫苗的提前出現,中國官方很可能採取一種更合理的方式防止疫情的擴散,從而使消費的復甦得到保障。 借助於今年上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今年經濟增長的趨勢可能會「前低後高」,基本上滿足保市場主體、保收入和保就業的需求。同時又通過政策工具的利用,有效地遏制通貨膨脹。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今年的GDP 將高於5% 甚至接近6%。
總之,筆者更傾向於第二種情景。 儘管整個世界經濟還是處在一個VUCA時代(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Ambiguity/易變形、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 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靠著「臨時抱佛腳」的經濟工具,北京有望避免全面崩潰。2021年出現的供應鏈中斷將今年繼續可能存在——不管其原因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但對於一個動蕩的外部世界來說,中國在今年總體來說還算是穩定的。當然,人們不得不對不少政策的持續性打個大問號。很多早該解決沒有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往後推延是必然結果。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