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加冕的到來——十九大系列觀察之五
2017年10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十月十八日,是十九大的正式開幕日。據說,北京已經匯聚了超過1800位國際記者,加上沒有拿到採訪證的外圍記者,都夠人盯人地給每個代表分配一個國際記者了。16日的《參考消息》頭條也冠之以"世界的十九大時間",來形容這場大會如何吸引世界注意。
確實,這次中共的黨大會,基本議程涉及修改有"小憲法"或"實際憲法"之稱的黨章,可能寫進"習近平思想",甚至可能設立黨主席制,徹底推翻政治局常委的集體領導制。當然,後者更可能作為一個交換籌碼而已,引誘代表們接受其他看起來不那麼激進的條款。而總體而論,大會是為鞏固習近平過去五年的"改革"--個人集權,總結黨內清洗運動的成果,為習的"新毛主義"和黨的民族主義政黨轉型做一個正式闡述。如果從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規模國家、一個新崛起世界大國的角度來看,中國執政黨通過黨大會進行權力確認和形態改造,不能不說關係著世界範圍內一個龐大威權陣營的穩定和擴大,從而關係著人類共同體的命運轉折。大會的意義怎麼說都不算誇大。
但是,大會召開前的最後一周,北京的政治氣氛卻呈現喧嘩與沉默並存的奇特景觀,似乎預演著本次大會會場內各力量間角逐的政治劇目,也將是喧嘩表衷心和沉默的絕大多數的並存,一邊倒的新個人崇拜運動在官方媒體上展開。只是,不同於過去一年多由原屬其他派系或新近得寵的地方官僚,如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先後撰文表態"絕對忠誠",大會前夕最後一周的造勢,是由那些習身邊的親信人馬赤膊上陣,如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的最新講話。
其中,最引入注目的可能算是新任武警司令王寧上將。他在10月11日的《學習時報》上撰文,大談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歷史意義,號召要"對習主席真正做到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絕對忠誠",堪稱本次黨大會前最赤裸裸、最具進攻性的一次動員,頗有對參會代表的威脅意味。
因為這種以軍方高級將領、且是習親自提拔的將領,在大會前夕做此種言論,很難不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毛通過《解放軍報》親自動員,當時的中宣部和北京市委都被毛批評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繞開官僚體系、動員軍隊則是毛的一貫手法,在黨其實是毛絕對掌握軍隊的體制下,軍隊成為文革動員和兩年後再度介入平息運動的干預利器。過去五年,隨著對徐才厚、郭伯雄等軍委副主席的清算和軍隊體制的大幅度改革,力度不亞於蔣介石在1950年重組軍隊、重建個人效忠,習也確立了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威和統帥地位。然後,這次黨大會上,王寧的文章似乎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軍隊代表可能將首先以最狂熱的、林彪式的個人崇拜姿態率先山呼萬歲,擁戴習主席的各項建議,樹立習在黨內的絕對權威地位,那將是不受名義憲法的任期限制的連續執政。而其政治正當性,便是王寧在文章中強調的,也是習近平在五年前的十八大前後反復強調的,"在緊要關頭挽救黨"--通過營造危機執政的態勢,要求絕對主義的授權。
這便是"新常態"下的緊急狀態常態化,不僅利於權力集中到個人、顛覆之前後鄧時代由技術官僚掌控的分權(肥)體制,也利於強化全面的威權主義的社會控制。然後,在大會前夕,北京乃至全國都陷入了一種"准戰時狀態",軍警特全面動員,執行戰備值班,對社會狀態實行空氣嚴厲的管制。就在離我住處不遠的回龍觀地鐵站,平素上班高峰時已經人滿為患的地鐵進出口實行"人、物同檢",按照空港登機的安檢標準嚴查每一個上班族。我只看到,沉默的人流幾乎停滯,需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可能進站,然後繼續一到兩個小時的通勤。這是大會前夕的沉默的絕大多數。他們所面對的,是地鐵的空前安檢和每個路口佩戴紅袖章的安全"志願者"。進京的物流、電商貨品也遇到各種限制,所有建材市場都被關閉,大部分工廠和建築工地停工,汽車維修的4S店也無法進行噴漆的維修作業,小飯館被關閉。京津冀周邊情形大致如此。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秩序被突然改變。
社群網站上,人們開始小心翼翼地發問,如此情形和那些深陷封鎖的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有什麼區別?他們每天穿過封鎖線進入耶路撒冷工作所遭受的安檢和歧視不也差不多嗎?人們很難相信,將要召開的是一個執政黨的五年例會。畢竟,若按阿倫特的政治哲學,這種如臨大敵且秘而不宣的政治,和政治本身所要求的公開性相悖,本質上只能意味著政變。所以,大會的任何結果也許都不會令人吃驚,本來就是過去五年連串微型文革運動的總結,也是連續五年"柔性政變"的最後時刻的到來。一個新的政治強人將在大會上正式加冕。
或許,對那些沉默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對那些蜂擁而至的國際媒體來說,他們期待的不僅是大會的各種懸念,如政治局常委是繼續七人制還是五人制、人選如何、誰上誰下等等,還要捕捉那些穿幫的瞬間。在一邊喧嘩造勢、一邊卻如臨大敵所構成的奇妙反差儼如一場戰役的擂鼓聲中,因為過於戲劇性而總會有穿幫的一刻,譬如拿破侖加冕時從教皇庇護七世手中奪過皇冠給自己戴上。或許那才是中國最高政治舞台上各種陳舊劇目的意義所在,一個加冕時刻的到來,對中國和世界政治的改變。我們拭目以待。
白信為政治學博士、北京獨立政治觀察家。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