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改革提前洩密,德國日本是否有戲?
2004年11月29日15席擴大到24席
16人改革委員會在建議中並沒有提到增添進入安理會的具體國家的名字,有的只是幾個數字。比如,將來安理會的成員將從現在的15個席位擴大為24個席位。非洲,歐洲,美洲和亞洲太平洋地區各佔六個位置。
兩套改革方案,五大國不放否決權
改革委員會共提出了兩套方案。按照第一套方案,將增加6個新的常任理事國。這個建議符合一些正相互幫忙,爭取共同成為常任理事國國家的願望。他們是德國,日本,巴西和印度。第二套方案建立在義大利,巴基斯坦和墨西哥要求的基礎上。即:新增加的9個安理會席位中的8個席位不再每兩年而是每四年重新分配一次。這兩個方案有個共同點是重視地區的地位,非洲將因此擁有更多的席位。
改革委員會認為,為更有效地打擊恐怖主義,阻止大屠殺事件的發生以及解決國家內部的衝突,安理會必須得到加強。安理會將來的維和任務是要將危機和戰爭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不是待事件發生以後再採取維和行動。但改革委員會堅決反對美國和其盟國在伊拉克採取的那種先發制人的戰爭手段。改革計劃還為擴大後的安理會在採取派遣軍隊,動用武器的手段方面規定了從判斷威脅到權衡後果的5條準則。
新的改革計劃雖然將最終擯棄二戰後產生的模式,但是卻不會削弱5個戰勝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的權利。首先任何一個新的理事國都不擁有否決權。再者,現在的5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不會被取消。
德國仍不滿足
德國總理施羅德也曾就擴大安理會提出過建議,並希望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他說:「改革和擴大是必要的。我在此再次重申,德國願意在這一改革的框架下承擔更多的責任。」德國前外長金克爾早在10年前就曾批評說:「聯合國安理會現在反應的世界仍舊是二戰結束時的格局,而忽略了日本和統一後的德國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其實圍繞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問題的外交鬥爭早就在紐約開始了。對於德國來說,實現第一套改革方案還遠遠不夠。德國同時希望成為安理會6個新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因此德國外交官將利用到2005年9月之前的這段時間進行遊說,爭取贏得三分之二的支持票。德國外長菲舍爾已經多次強調說:「儘管今年我們還不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我們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已經大大加強了。」
有傳聞說,德國準備盡快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一份決議草案。但是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判斷獲得通過的前景比10年前更黯淡。自從德國明確表示反對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不但不再明確表示支持德國,而且也反對任何一個歐盟成員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參加伊拉克戰爭的義大利也將努力爭取各國支持第二套改革方案。即不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國,而是只延長各理事國的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