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只有「愛國者」參選的香港立法會選舉
2021年12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01發表快評指出,「如今,香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均已選出,他們能不能滿足夏寶龍說的五個條件,切實有效地推動香港治理趨向良政善治,就格外值得關注。在過去,香港深受意識形態撕裂、黃藍之爭的困擾,建制和泛民、本土派互相推諉和內訌,導致治理效能低下,許多問題一拖再拖。而現在建制派牢牢掌控立法會的大權,自當明白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樸素道理,直面困擾香港已久的深層次矛盾,積極推動香港改革。畢竟,建制派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和泛民、本土派之間互相攻訐、推卸,建制派的所作作為,不僅香港民眾,而且北京,都會看在眼裡,作出評價。建制派群體若做得好,自然會獲得港人和北京的認可;反之,如果建制派群體做得不好,尤其是若有議員故意懶政或者為了一己私利阻攔改革,恐怕難逃大家雪亮的眼睛」。
評論引述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的話說:「我認為,我們說一個政府受歡迎並不是說它要在治理期間的任何時刻都受歡迎……有時你必須徹底不受歡迎,但你在任期結束時,你應該給人民帶來福利,這樣人民才會認識到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必要的。」
評論寫道:「這句話送給今天香港新當選的議員們非常恰當,他們責任重大,他們的所作所為,尤其是他們能否成為讓港人和北京都認可的稱職議員,事關新選制的實施成效和公信力。 」
香港《明報》發表社論指出,「過去10年,香港政治癒益兩極化和激進化,中央修改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投票率低很大程度是扭轉香港政治局面的代價,關鍵是新制度能否促成溫和中間力量壯大、促進良政善治。健康的行政立法關係,應該是不盲撐不盲反;健康的議會文化,應該實事求是不民粹。新選制之下的新議會,需要帶來新氣象,改變昔日陋習亂象,議員要提升議事水準,勿做橡皮圖章。 」
端傳媒發表的深度分析指出,「新選制首次登場即面臨低投票率,『五光十色』論無人響應⋯⋯這使得北京從後運動的絕對強勢地位,走到一個難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評論寫道:「可見的選舉工程比之往年有如氣若游絲,市面上的選舉氛圍比較平淡。北京想要的忠誠反對派無法生造,要求建制派以選舉工程提高投票率也屬強人所難。」
評論指出,「在新政局下,全體建制派政黨與國家隊選委之間,能否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將成為日後『國家隊』與『香港隊』拉鋸的重要指標。而這種拉鋸的首次試煉場,就會是明年的特首選舉。而新上任立法會,與只剩餘短暫任期林鄭政府,將如何磨合,又將如何成為特首選舉前哨戰擂台,亦有少量觀察價值。」
台灣媒體新頭殼引述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的看法表示,「非建制派全部落選,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還是不免為香港的民主之死感到悲哀。他說,記得2008年去香港,曾採訪過李柱銘丶梁國雄等幾位民主派領袖,當時他們對香港的民主化前景是有信心的。他們認為,實施立法會和特首的全面直接選舉,只是時間問題,他們努力的目標,就是讓這一天早日到來。 」他認為,「香港的民主派抗爭還在繼續,和香港唇亡齒寒的台灣是香港堅強的後盾。現在台灣接受香港移民的政策中,還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希望政府能夠改進,『幫香港其實就是幫台灣自己』 」。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引述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顧問研究員夏添恩(Tim Summers)的分析認為,本屆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束後政治改革方面不會出現進展,「但這剛好是北京計劃的『一部分』」。夏添恩說:「他們(北京方面)在過去五、六年間看到香港政治的激進程度大為增加......在2019年的大規模社會運動,往往是暴力運動之後,他們想切斷這種激進的(做法)。」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