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還是剝削者?坦桑尼亞人看中國
2010年7月21日
塑料花、摩托車或蚊帳,-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卡裡阿考城區幾乎什麼都可以得到。市場的商品早就是來自亞洲。如今,售貨員和商販也來自亞洲。許多印度人幾百年來已經在坦桑尼亞紮了根,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遷往非洲。其中之一是鄭海昌(音譯)。他的公司銷售並修理汽車。他告訴說, 坦桑尼亞市場永遠不會飽和。他覺得,當地老百姓喜歡他們在這裡做生意,因為,這樣可以創造就業崗位。至少他的公司不只有20名中國員工,還有100名非洲員工。
社會主義兄弟國家
在政府層面,兩國的關係極佳。45年前,這兩個曾經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簽署了第一個友好協議。5年後,成千上萬名中國人建造了坦桑尼亞和鄰國贊比亞之間的鐵路。至今,這條鐵路線還是當地最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坦桑尼亞是中國在非洲最重要的夥伴國家之一。政治家和媒體充滿讚揚之聲。至於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在坦桑尼亞生活,對此,專家們也一頭霧水。估計有兩萬中國移民,並且,移民數量呈上升趨勢。並非所有人都積極看待這個趨勢。坦桑尼亞工會的聯合組織-工會代表大會(TUCTA)的瑪格麗特∙曼達戈(Margaret Mandago)指出,還在兩國政府之間開始有雙邊關係的時代,坦桑尼亞人和中國人就沒有真正親近過。她批評說, 現在,他們作為商人而來,依然保持同樣的距離。按照曼達格的說法,中國移民只是呆在自己的圈子裡,對坦桑尼亞的經濟也不是持續性的投資。確切地說,他們用廉價進口產品充斥了這個國家。
讓大家都有工作
另一個批評要點是:中國的發展援助政策也是服務於北京政府的經濟利益的。維權人士指出,中國通過建造面子工程項目收買了政府的歡心,而老百姓從中所獲不多。達累斯薩拉姆新建的國家體育場就是一個例子。而且,以前,通過這類項目也減輕了中國的勞動力市場負擔,因為從事項目的幾乎全是中國人。
肯亞人約翰∙尼安加∙卡魯基亞(John Njenga Karugia)觀察到了這方面的反思。他正撰寫博士論文,選題是"中國在坦桑尼亞和肯亞的移民" 。他發現,不管是政府還是公民社會,相關的爭論越來越多。他指出,人們意見很大。他相信,要是能得到工作,當地人就會更支持相關的項目,而如果只有中國人工作的話,他們就會給中國人製造麻煩。
惡劣的工作條件,良好的生意夥伴
因為中國公司提供工作條件惡劣,常常出現問題。比如,在贊比亞,工人近年來一再抗議,因為他們覺得受到了佔有了大量銅礦的中國人的剝削。在2006年的總統競選中,一名候選人甚至這樣宣傳:把所有的中國商人趕出去。離這種極端的情形,坦桑尼亞還相距甚遠。儘管存在種種批評,至少是作為生意夥伴,中國人目前還是受尊重的。
小資料:坦桑尼亞與中國
在中國老一輩的頭腦中,坦桑尼亞可能是最為知名的一個非洲國家,「坦贊鐵路」長期成為中國官方推崇的「中非友誼象徵」。其實,真正讓坦桑尼亞聞名全球的並非鐵路,而是咖啡,生長在非洲最高峰乞立馬札羅山的黑色小豆子,為坦桑尼亞帶來「咖啡紳士「的美譽。咖啡是坦桑尼亞的重要經濟作物,其他出口產品包括黃金、棉花等,並有礦產資源,但其經濟結構單一,外國援助為重要經濟來源。
坦桑尼亞是中國在非洲的最大受援國,項目包括鐵路、紡織、農場,1970年代完工的坦贊鐵路是最大項目,這條連接坦桑尼亞與比亞的鐵路,貫穿了東非大陸,當年艱苦的興建過程,在許多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外資投入礦產及旅遊業增多,至2009年底為止,坦桑尼亞共有6家五星級飯店或渡假村,其中5家來自中國企業投資建造。
作者: 阿德裡安‧克裡施(Adrian Kriesch)(非洲/中東部)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