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之爭:尼羅河屬誰?
2015年4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經歷了圍繞尼羅河水的多年爭議後,衣索比亞、埃及和蘇丹三國現在明顯願意合作,高層政界人士有意顯示團結,但是,觀察家們卻提出警告:並非所有爭議都已消除。
衣索比亞境內青尼羅河上游的超級大壩項目長期引發相關鄰國間的緊張關係,因為,埃及也依賴這條大川。出於對水資源匱乏的憂慮,2013年,塞西總統的前任穆爾西甚至間接發出戰爭威脅。
無水難富
亞的斯亞貝巴政府多年來全力推進非洲這一最大水電工程的建設。取名為衣索比亞复興大壩(簡稱GERD)的這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毗鄰蘇丹邊界的貝尼尚古爾-古穆茲區(Benishangul-Gumuz )。衣索比亞人口9000萬,是僅次於奈及利亞的非洲第二人口大國。這個新興經濟體計劃在青尼羅河建造數座大壩,滿足本國能源之需。GERD造價超過30億歐元,設計發電量6000兆瓦,相當於4座核電站。衣索比亞不僅想由此減少對原油進口的依賴程度,而且希望給本國工業提供強勁助力。長期蒙受外匯短缺之苦的亞的斯亞貝巴政府還計劃向包括埃及在內的非洲鄰國出售2000兆瓦電。首批供電合同已經簽署。但是,許多衝突尚未解決。
尼羅河流域人口達1.6億。沙漠國家埃及擔心,隨著GERD並網發電,埃及農民們會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因為,面積1680平方公里的大壩洩洪後,水就會在炎日下蒸發淨盡。1971年竣工投產的阿斯旺大壩已經讓埃及有了這樣的體驗。現在,埃及和蘇丹都援引1929年和1959年簽署的殖民地時代協議。根據相關協議,兩國享有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約90%的水資源,以及擁有對尼羅河上建造計劃的否決權。
尼羅河屬大家
在多年爭議後,3月23日,尼羅河流域國家達成原則性共識。在蘇丹總統巴希爾的斡旋下,埃及總統塞西和衣索比亞总理德薩萊尼(Hailemariam Desalegn)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簽署了關於建造大壩的協議。德薩萊尼稱,這是一份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文件,將成為相關各方未來談判的基礎;塞西表示,埃及方面希望還會邁出更多步伐,使共同目標得以實現。
從埃及政界發出這樣的聲音並不多見,因為,自長期執政者穆巴拉克於2011年年初垮台以來,埃及在政治上一直不安定。來自穆斯林兄弟會陣營的前總統穆爾西和新總統塞西都將同衣索比亞的衝突作為轉移視線的外交手段。相關談判被中止。直到2014年秋季,埃及的一個代表團才首次訪問大壩建設工地。
亞的斯亞貝巴的和平與發展研究所專家德米西(Abel Abate Demissie)表示,隨著3月22日協議的簽署,這三個尼羅河沿岸國家在合理分配尼羅河水資源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緩和關係策略
的確,開羅的陽光政策不止於衣索比亞建造GERD以及一系列較小水壩:1995年在亞的斯亞貝巴的一次暗殺中躲過一劫的前總統穆巴拉克導致的冰凍時代結束後,鑑於不穩定的鄰國安全關係,現總統塞西願意改善與地區一強、非盟總部所在地衣索比亞的關係。
不過,開羅大學水專家陶菲克(Rawia Tawfik)持懷疑態度。她在接受德國之聲的採訪時表示,在技術性驗證工作完成前,不可能有約束性協議。她指出,衣索比亞未等待可行性研究結果出來前便匆忙將工程上馬。她強調,意向性決議必須轉換成技術層面上的專項和細致的協議,它不僅涉及GERD,而且也包括衣索比亞未來在尼羅河上的所有建設項目,「只有這樣,才能確認,相關項目是否讓所有各方受益,抑或只是讓一個國家,比如衣索比亞受惠,卻使其他國家,尤其是埃及受害」。
自己也著眼於利用水資源、計劃建設多個本國水利發電項目的斡旋者蘇丹政府的看法則樂觀得多。該國水利能源部長表示,「這一大壩(GERD)對衣索比亞而言是一大福音,對其他各國而言是一大收益」。
或許,埃及人很快也會這麼看。2017年,超級大壩GERD將竣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