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地方財政吃緊 中國颳起補稅風

2024年8月11日

中國各地正倒查一些企業和個人幾十年來拖欠的稅款,試圖解決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並應對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

https://p.dw.com/p/4jITW
China Kreditkarten UnionPay
圖片來源: Wang Jianfeng/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美聯社消息,超過十幾家中國上市公司稱被稅務部門要求補繳稅款。此舉被認為是在房地產低迷導致土地收入大減的情況下,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的方式之一。

近期,中共高層呼籲地方政府擴展地方稅源,且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提高債務管理能力"。

據悉,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高達約11兆美元,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系統性風險之一。中共曾提出300多項改革方針,旨在改善地方政府債務結構。

但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專家羅根‧賴特(Logan Wright)則認為,當前中共不具備解決以及應對地方財政危機的能力。

追討長期拖欠的稅款突顯地方財政緊張

中國食品業巨頭維維股份在今年6月份發布的公告稱,旗下一家子公司被認定補繳30年的稅款,補繳稅額高達8500萬元(約1200萬美元)。無獨有偶,位於中國西部的藏格礦業公司收到了兩張總計6.68億元(約9200萬美元)的稅單,相當於補繳20年的稅款。

據悉,中央政府控制大部分稅收收入,地方政府只能從中央分配到相當有限的資金。且地方政府還要自行承擔約80%的支出,包括公務員薪水,社會服務開銷以及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資金緊張的局面。加上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乏力以及疫情期間"清零"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加重了地方政府增收的壓力。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否認組織開展全國性的稅務檢查,指近期反映的是對企業以前年度欠稅進行催繳、對存在的風險給予提示,均屬依法依規正常履行稅務部門職能。

倒查欠款或打擊企業積極性  個人也可成為追討目標

突如其來的新稅單迫使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產,寧波博匯化工科技公司在向當地稅務局補繳了5億元(6900萬美元)的稅款後,暫停了大部分生產。為度過難關,該公司正在裁員並削減薪資。

有專家對此表示,中國稅收徵管方式的任意性將打擊企業的積極性和民營經濟的信心。香港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更是提到"中國經濟放緩是不可避免的"。

不僅如此,據美聯社報導,一些地方政府正在通過由地方稅務局和當地警方合作的方式來索要欠款。據悉,自2019年以來,至少有23個省份已建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

不僅僅是企業,個人也會成為追討目標。據政府發布的公告顯示,過去幾年來,數十名歌手、演員和網紅因逃稅被罰款數百萬美元。網路主播薇婭就曾在2021年因逃稅漏稅被罰13億元(2.1億美元)。

網路主播黃薇(網名:薇婭)2021年因逃稅被處以天價罰單
網路主播黃薇(網名:薇婭)2021年因逃稅被處以天價罰單圖片來源: VCG/imago images

財政危機是否能夠化解?

中國政府顧問以及外部專家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解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結構性失衡問題。然而,在最具權威主義的領導人習近平領導下,決策過程變得愈發不透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馬丁‧喬澤姆帕(Martin Chorzempa)認為,"中國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體系,外界難以瞭解其內部發生的事情。"

經濟學家還提到,解決地方債務危機需要中央政府的干預,並表示中央有份額承擔更多的債務,目前債務佔GDP比僅約為25%,遠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專家羅根‧賴特(Logan Wright)認為,"中國地方債務危機是一個巨大的結構性問題,需要一個更為巨大的結構性解決方案",且"債務問題沒法繞過,目前情況在變得更糟"。

(美聯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