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中國海大秀肌肉
2015年4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用標題為"船長Spratly的遺產"的文章來介紹事件背景。作者寫道:
倫敦皇家海軍的水利地形局1881年將南中國海裡的一些島礁以Richard Spratly的名字命名,以表彰這名海洋地圖學家作出的貢獻,而這片島礁更確切的名字應該叫"風暴群島",因為當地天氣讓人無法忍受,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名字就那裡的政治氣候而言更為貼切。
"爭執的中心只關切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些領土和海域屬於誰?而對此的回答可以填滿數座圖書館。一個簡單的解釋是,這片領土屬於第一個佔領它並公開宣佈擁有它的人。南中國海中大約780個島礁中大部分由英國人和法國人發現,但他們後來都放棄聲索。 "
"菲律賓與2013年1月22日決定向聯合國常設仲裁法院投訴,旨在通過國際法渠道尋求解決方案。位於漢堡的國際海事法院授權5名法官應在海權公約的基礎上作出裁決。但中國不同意這種解決方式,雖然中國在海權公約上簽了字。"
"北京的理由是,這裡牽涉到其主權,必須同控告方雙邊協商。海事法院沒有為之所動。根據他們的規定,即便爭執一方不參與該案,他們仍然可以審理下去。今年6月16日是期限,此前中國必須遞交書面表態。這已經是第三次規定期限。"
G7抗議中國在南海的行動
《南德意志報》另一篇題為"以科學之名佔領"的文章指出,中國在南海修機場、建港口,美國和其他G7國家提出抗議,此外還計劃了針對於此的軍事演習。然而,文章得出結論,無論是軍事手段抑或是國際法渠道,都難以解決南海爭端。
"南中國海周邊的國家之家,因島礁主權的爭端數十年前就開始 了。他們佔領島礁的藉口往往都是科學研究或者從事自然保護。所謂的研究者或邊防人員坐在南太平洋裡的木樁上,漂浮的平台根本無法抵禦季風的襲擊……1995年中國對美濟礁(Mischief Riffes)的佔領,堪稱傳奇。"
"誰控制了空中,誰就控制了海洋。誰佔領了島嶼,就可以在那裡安裝雷達、反艦艇導彈以及其它軍事設施。南中國海對全球貿易而言是一條重要的海上通道,印度在世界的騰飛、日本連接歐洲市場的途徑都直接取決於南海海路是否暢通,是否安全。"
"菲律賓、近來又加上越南受到太平洋的保護傘美國的護衛。美國已開始無需婉轉地談論這一話題。美國國防部新部長卡特在其第一次東亞之行時發出警告稱,中國在南海的建築活動讓華盛頓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火上澆油。
在呂貝克舉行的工業7國外長峰會的閉幕聲明用了幾個小段的篇幅,批評中國單方面為改變南海現狀負責。這幾天菲律賓正同美國舉行大型軍演。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都在大搞擴軍備戰,而中國更是這樣。各方都在大秀肌肉。"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