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北京,展望倫敦
2008年12月19日報告名為:德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有優勢的項目面臨危險,追不上世界體育發展的步伐。德國曾希望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金牌數排名超過2004年,但最終的結果卻讓德國奧委會深思。
德國奧委會秘書長米歇爾說:"從單一的體育項目來看,比如田徑就得到了一塊銅牌,游泳,賽艇等傳統的德國優勢項目,或是對抗項目都很令人失望。 拳擊項目的好消息就是所有的人都健康的回了家,但是也只贏了一場。"
"積極的一面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德國奧委會就已經對奧林匹克運動項目的發展有了定論:"現代化的體育裝備要引入到發展系統學裡,我們要在倫敦奧運會上取得好的成績,獲得更多的獎牌。按照制定的目標,所謂的發展就是用更多的獎勵鼓勵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希望做到,也必須做到。"每年德國聯邦投入到體育的方面的資金高達2.1億歐元。
德國體育界的人士充分相信,這筆資金會使得德國體育扭轉頹勢。
這筆錢被分配給了許多體育項目,而其他的國家,會將錢用在他們有可能奪得獎牌的項目上,韓國有5個優勢項目,英國有5個優勢項目,日本也一樣。德國的競爭對手的優勢項目不過是5,6項,而德國的優勢項目卻有11個。
除了財政狀況之外,奧委會還必須為運動員的職業狀況憂心,有三分之一的運動員還是學生,他們必須在體育和專業之間做出抉擇。
德國的體育專家說:"我們要求我們的頂級運動員專注於訓練,但是他們很多人還要受制於學校,還要從訓練裡抽出時間考試。然後學生們還要和所謂的體育兄弟院校簽合同,除了學習他們還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訓練中。但是至今學校裡還缺少相應的規定。"
德國奧委會還要尋找另外一個解決方案,使得德國獎牌數量能持續增長。米歇爾認為:" 促進優勢項目以及發展其它的運動項目最好的辦法,是在自己的國家舉辦奧運會比賽。這也是為何慕尼黑申請2018年冬奧會的原因,我認為這也會促進相關體育運動的發展。"
雖然對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來說,這樣做已經有些晚了,但是對德國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這一切都還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