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華怒火將中國拖入緬甸政變危機

2021年3月17日

中資企業遭縱火打砸、工人只能躲藏在工廠裡……北京政府正陷於進退兩難的處境:究竟該支持軍政府還是站在反華情緒不斷上漲的示威民眾一邊?

https://p.dw.com/p/3qkJ6
仰光街頭
仰光街頭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20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當時新華社發表文章稱,習近平訪緬, 「開闢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這是北京方面發出的最高階外交表述。

這場國事訪問的目的是將緬甸果斷地推向中國,遠離美國,推動 "一帶一路 "倡議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項目建設,其中就包括石油和天然氣輸送管道以及一個通往印度洋的港口建設。

然而僅一年之後,軍政府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民選的翁山蘇姬政府,這個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陷入血腥暴力混亂之中。

此間緬甸國內開展的大規模民主運動指責中國慫恿軍政府發動政變奪權,並以緬甸的自由換取自己的戰略利益。

有統計稱,緬甸軍方在政變發生後已經打死了近150名抗議者。北京政府正在陷於進退兩難的處境:究竟該支持軍政府還是站在反華情緒不斷上漲的示威民眾一邊?

國際危機組織駐緬甸分析師理霍西(Richard Horsey)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中國並不在意在緬甸上台的是哪一個政府,但是它想要的是一個能保護中國項目和中國利益的緬甸政府。」

他說:「但是北京方面不認為軍政府會給緬甸社會帶來穩定。而且中國越加強同軍政府之間的關係,就越會將緬甸民眾推向另一端。」

這對中國利益來說充滿了危險。

上周日(3月14日)至少有32家建在仰光的中資服裝廠遭縱火打砸。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損失高達3700萬美元。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敦促緬方採取切實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為,依法查處相關肇事者,確保在緬中資企業和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昨天(3月16日),仰光一家服裝廠老闆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當地開始執行戒嚴令,受到衝擊的區域的中資企業暫時都關門了,工人們在「敵對氣氛下」躲了起來。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所有中國工作人員都躲在工廠裡,警察在外面守著。」

中國媒體開始發表一些令人預感不祥的評論。例如一篇評論說,如果緬甸當局無法採取行動,混亂局勢持續下去的話,北京可能會被迫採取激烈行動。

緬甸一些民主團體在推特上聲稱,軍方派人襲擊了這些工廠,以便可以正大光明地鎮壓街頭抗爭運動。不過這些說法都沒有提供證據。

法新社發表的這篇分析報導指出, 緬甸反華情緒有可能會在東南亞地區掀起波瀾,會引發東南亞國家中,對中國的影響力以及借助債務陷阱換取「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得以通過的做法產生懷疑。

泰國國立朱拉隆功大學安全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蒂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說:「任何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針對中國利益的反抗運動都會具有示範效應,反華情緒會傳導到柬埔寨、寮國和其它國家。」

「中國現在搞明白了,緬甸是戰略難題中的一部分,」 蒂提南說,「從現在開始未來不會那麼簡單了。」

此前緬甸就曾發生過由於公眾的極大不滿而導致中國投資的項目擱淺的例子。10年前在緬甸民眾的大力反對下,位於克欽邦北部總投資達到36億美元的密松水電站項目被叫停。中國對緬甸稀有木材、玉石和寶石的市場需求也常被指是造成緬甸國內資源遭掠奪的原因。

中國是緬甸最大的海外投資國之一。中國還向緬甸軍隊提供軍事裝備。

一些觀察人士稱,中國同中緬邊境線上一些緬甸少數族裔的民兵組織保持著密切關係。

中國否認對2月1日發生的緬甸軍事政變事先知情。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立場一直是呼籲緬甸國內緩和局勢,同時又支持政變後危機的 "各方"。

3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談到關於中方是否考慮從緬甸撤僑的問題時說:「中方密切關注緬甸局勢的發展,對中方機構和人員安全受到影響非常關切。中方希望緬方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在緬中國公民的安全,堅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我們提醒在緬中國公民,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加強自身防範措施。」

仰光獨立研究中心政治分析人士Soe Myint Aung說:「中國依舊是一個潛在的仲裁者。」

他說:「中國可以在旨在達成妥協的談判中扮演直接或者間接的調解角色。」

但是北京首先要做的是平息緬甸國內的憤怒和猜疑。

洪沙/達揚 (法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