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浪費 從我做起
2012年8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斯特凡(Stefan)輕手輕腳的放好自行車,打開額頭燈,戴上手套。他現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馬上就要下井作業的礦工。全副武裝的斯特凡打開一個垃圾桶的蓋子,突如其來的光束讓垃圾堆裡成群的果蠅霎時亂作一團,撲向桶外,陣陣撞擊著斯特凡和同伴拉爾斯(Lars)。不過兩人不為所動,目標明確的鎖定垃圾桶,不斷翻撿東西,不時把手裡的東西扔回去,或者是把找到的"寶貝"擦拭乾淨。垃圾桶裡有很多草莓、漿果,甚至還有鮮花。同伴拉爾斯翻檢的垃圾桶裡有很多蔬菜:胡蘿蔔、青椒、黃瓜。這是兩人午夜垃圾貨櫃之旅的第一站,他們還是有所收獲的:一隻蘋果、幾只青椒和一顆洋蔥頭。拉爾斯說:"我明天要做飯,正好可以用到洋蔥。"
浪費不應該
斯特凡和拉爾斯是"垃圾桶潛水員",他們從超市或者商店的垃圾桶裡尋找還可以使用的食品。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兜裡沒錢,買不起食物。兩人用此行動來反對大量丟棄食物的行為。
受德國聯邦消費部委託,斯圖加特大學衞生工程、水質和廢物管理研究所今年三月份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德國每年有1100萬噸食品被扔進了垃圾桶。平均每個德國人每年丟棄近82公斤食品。更驚人的是,其中65%是可以繼續食用或者能部分食用的食品。
斯特凡對此表示十分遺憾,他指著一個從垃圾桶撿出來的一袋塑料包裝的青椒表示:"只有一個青椒壞掉了,其他的都很好!"
兩人繼續前往第二個目標--一家大型超市的後門。可是這裡不可以自由進出,垃圾桶在柵欄裡面。兩人只好放棄目標,轉移路線,不過很多垃圾桶都是他們的目標,缺少一個無傷大雅。
法律灰區
到下一站了,兩人必須打開一個金屬大門。這裡的垃圾桶有著金屬外殼,一般人都發現不了。斯特凡和拉爾斯小心的打開桶蓋子,盡量不發出聲音。因為旁邊就是警察局的大樓。他們其實是在各大超市的物品中找東西,所以垃圾淘寶在德國法律上算是一個灰色地帶,不過只要他們沒有製造什麼損失,大部分商店都爭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如果垃圾箱被柵欄圍住,可能就會對淘寶者不利,因為他們如果進入了柵欄裡,就觸及了侵犯住宅安寧的法規。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被判一年監禁。
這次兩人的運氣不錯,金屬垃圾桶的食物種類繁多:薄餅、一包全麥麵包、巧克力、一袋馬鈴薯還有桃子和香蕉。這些東西都在保質期內,而且也並沒有壞掉。如果香蕉皮有了棕色的斑點就會被扔掉。在德國就是這樣,評外觀作出斷定。
突然,一輛藍白相間的警車無聲無息的開過來。斯特凡鎮定的和拉爾斯說:"我們先看看情況,看他們有什麼動靜。"他仍然繼續翻撿食物。警察路過他們,直接開進了隔壁警察大樓裡的車庫。
兩個人精心挑選出要拿走的食物,把他們放進背包。一些食物是他們馬上要食用的,另外一些他們會送給朋友或者熟人。通常來講,他們今晚找到的東西,隔天就會吃掉或者是烹飪。拉爾斯是大學生,如果冰箱空了,他就會踏上垃圾淘寶之旅,差不多一個星期去兩次,積少成多,長久以來這個方法也會幫他省錢。
拉爾斯說他只會到超市購買牛奶或者奶油這類新鮮的東西。不過省錢並不是自己開始在垃圾尋寶的動力,拉爾斯說:"我前幾個月看了一部電影 《垃圾的味道》(也譯被浪費的食物'taste the waste'),深受感動,所以我才開始做垃圾桶潛水員。"
雖然在垃圾裡面找食物,不過拉爾斯表示:"時間久了,我吃的比原來健康多了,因為我在這裡找到很多新鮮蔬菜水果。不健康的油炸零時我基本都戒掉了。"
作者: Arne Lichtenberg 編譯:文木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