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maschutz in Indien
2011年7月6日2009年5月,颶風"埃拉"襲擊恆河三角洲,高達數米的海浪淹沒了許多島嶼,房屋和農田遭到嚴重破壞,死亡300人,20萬人流離失所,成為氣候難民。儘管對於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三角洲區域而言,熱帶風暴並不罕見。但這次颶風卻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因為以前從未在5月份發生過颶風來襲的事情。
"埃拉"終於讓人們明白,恆河三角洲已經成為了亞洲氣候變化的焦點地區。歐洲和北美很多國家還僅僅停留在會議議程上的事情,在那裡已經成為了活生生的現實:幾年以來,類似風暴、乾旱和洪水這樣的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在印度有了明顯增長。
嚴重後果可以預見
根據專業人士的估計,氣候變化將給印度帶來可怕的後果。美國國際經濟佩特森研究院的經濟學家克林(William Cline)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到2080年,印度的糧食產量將比現在減少三分之二。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地區面臨如此嚴重的糧食減產威脅。
其實,印度在全球變暖中所應承擔的責任相對較小。這個面積全球第七、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比美國和中國的表現都要好。當然,這也與印度依然普遍貧窮的事實有關。該國環境部長拉梅什(Jairam Ramesh)曾經打個這麼一個比方,"我們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生存排放,而美國的排放是奢侈排放"。
綠色和平:"有可信度的新興工業國家"
儘管如此,印度人也早就明白,要想不成為氣候變化的犧牲品,就必須參與到保護氣候的鬥爭中去。德國綠色和平組織的國際氣候政策負責人凱瑟爾(Martin Kaiser)表示,印度尤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非常活躍。印度很早就意識到,綠色能源能夠成為本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景氣來源,並及時地搭上了"綠色快車"。凱瑟爾認為,一個新興工業國在新能源技術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並廣泛推行使用尤其具有可信度,因為重要的發達工業國家往往還會有其他動機,比如通過研發新技術賺錢等等,"因此,印度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好榜樣,但願其他國家也能很快走上這條道路"。
印度現在已經擁有大約1700兆瓦的風力發電能力,從而成為世界第五大風能發電國家。專家預計,2030年,風能發電將滿足印度能源需求的15%。
此外,印度還努力在大型耗能工業方面避免重蹈發達工業國的覆轍。印度法律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必須設立能源經理一職。 他們負責發現企業在能源有效利用方面的弱點,並協助加以改進。能源經理還要向印度監管部門匯報本企業的能源消耗情況。
成百萬的小型太陽能設施
恆河三角洲那些隸屬於森德班地區的小島曾經遭到"埃拉"颶風的嚴重破壞。儘管島上的居民大部分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但他們也為保護氣候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使用小型太陽能設施來發電。儘管這些設備的發電量大部分僅夠維持一些節能燈泡、收音機和電視的使用。但人多力量大,根據印度太陽能設備製造商Geetanjali Solar Enterprise的統計,森德班地區450萬居民中,一半人用上了小型太陽能發電設備。這比歐洲和美國的大城市的比例高得多,不過那裡的人們日常生活因為氣候變化而受到的影響遠遠不如恆河三角洲地區。
作者:Martin Schrader 編譯:石濤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