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為什麼選擇德國
2018年7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劉曉波去世一年來,德國政府方面多次表示,如果劉霞選擇德國,"隨時歡迎她來"。德國外交機構和劉霞在德國的友人,也為她到德國的文件手續以及生活安排做好了准備。但中國當局一再拖延給劉霞辦理護照,引起國際輿論的批評。
其實在劉曉波獄中病重的消息傳出後,德國就主動表示願意讓劉曉波到德國治療。劉曉波去世前不久,德國海德堡大學一名醫療專家在官方的安排下到中國為其會診。當時參與會診的還有一位美國醫生。據《南德意志報》報導,劉曉波"用英語和兩名大夫進行了對話,明確地表達了想離開中國的願望。相比美國,他更偏向於去德國。"
劉曉波去世後,劉霞繼續受到軟禁,抑鬱症加重,幾度陷於絕望。而德國政府一直在多方努力,以促成劉霞出國就醫。
梅克爾、駐華大使上下合力
劉霞的友人、北京人權人士胡佳對德國之聲表示,"這個國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深度介入了這件事。它比授予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的挪威作的事情要多得多,也超過了世界最大政治強國美國。我個人認為,在外交層面,德國一國所作的努力,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他補充說,美國、法國、加拿大和台灣都曾表示願意接納劉曉波和劉霞夫婦。
尤其是德國總理梅克爾親自關切劉霞的命運。在涉及中國人權的問題上,梅克爾面臨國內輿論的壓力。每逢德中高層領導人會晤前,人權團體、在野黨派都呼籲德方對北京施壓,關注劉霞等在中國受到政治迫害的人士。
今年5月梅克爾訪華期間,在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中亦談及人權個案。中國總理李克強會後在回應媒體有關劉霞提問時稱,願意"就個案進行對話"。劉曉波傳記作者、流亡美國的作家貝嶺當時對德國之聲表示,劉霞對梅克爾訪華抱有極大的期望,梅克爾是"最有可能讓劉霞離開中國的大國領袖"。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也一直在為劉霞奔走。胡佳說,德國大使多次親自給劉霞打電話,表達安慰。為劉霞的事,他還多次與胡佳長談。此外,德國總統高克也給劉霞寫過聖誕賀卡。
在外交斡旋和與官僚機構的周旋之間,柯慕賢與劉霞建立了個人交往。《南德意志報》曾報導,德國駐華大使在4月1日劉霞57歲生日時打電話給她,還開玩笑說,過幾天我們就可以在柏林一起打羽毛球了。可接下來的等待帶來的又是失望。
"苦海裡的救生圈"
胡佳認為,在劉霞的事情上,德國既表明了立場、保持了壓力,又運用了耐心和不懈的努力。"想一想,當劉霞收到高克總統和德國大使的賀卡,多次接到德國大使以及使館官員電話的時候,會是什麼想法?……如果說她在苦海中能夠抓住一個救生圈,那就是德國。"
此外,劉曉波夫婦的好友、流亡德國的作家廖亦武"是劉霞非常信賴的朋友。他通過自己的關係與德國外交部、總理府聯繫,一直在具體地斡旋、安排。他可以說是為劉霞的事情考慮得最多的人"。這也成了劉霞選擇到德國的一個因素。
北京選擇在劉曉波逝世一周年的忌日前幾天讓劉霞出國,胡佳認為是一種策略,"減少中共自身面對的壓力",以及國際媒體對這個日子的關注度。而正在德國訪問、出席德中政府磋商的李克強,在聯合德國、歐盟對應與美國的貿易戰方面,也多了一個向歐盟示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