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吧,剩吧,不是罪
2011年11月27日在北京一家音樂聲喧鬧的酒吧,60多名20、30歲穿著入時的男女青年坐在桌子邊在填寫紅色或者藍色的字條:姓名、年齡、職業以及收入,目的是尋找到能夠攜手一生的伴侶。
26歲的趙淑林(音)一個人坐在那裡。這位相貌普通的小夥子穿著淺藍色的襯衫,黑色褲子,鼻子上架著一幅眼鏡。在婚姻市場上26歲並不算"老",但是趙淑林的父母一直催著他結婚。"我老家是山東農村,在我們那裡一般都比較早就結婚了。我家裡的親戚還有身邊的一些朋友都準備結婚了,所以感覺自己的壓力挺大的。"
每次趙淑林回老家,父母都會問他有沒有女朋友,而且還張羅給他介紹對象。儘管如此趙淑林至今仍是單身一人。他自己分析說:"我的條件一般,現在中國人又講究要有車有房,要求有好的外在條件。"趙淑林說,這些他都沒有,像他這樣的小夥子找起對象來很困難。
為什麼找對象成了老大難?
中國已經執行了3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中國男女總數上的不平衡。婚戀交友網站世紀佳緣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很多女孩子在找對象的時候首先看對方是不是有車有房有高收入,然後才考慮對方的性格怎麼樣,兩個人是否合適。"在世紀佳緣上註册登記的男性用戶數量是女性用戶的兩倍。除了男女數量的失衡,城市化也是造成很多適齡男性找不到婚姻伴侶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從農村湧到城市求學就業,他們原有的社會聯繫相當程度上中斷了。在大城市,這些青年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所以他們需要尋找新的渠道結識潛在的婚姻對象。 "
在這種情況下婚介市場越來越壯大。例如北京現在有個很有意思的交友活動叫做"愛在三環"。愛在三環的班車每個工作日沿著北京三環路繞行一圈,預定了座位的男女在指定的車站上車,進行互動交友。當有男性旅客上車時,他需要先做自我介紹。女性乘客則亮出小牌子,表示同意或者拒絕男乘客坐在她身邊7分鐘相互認識瞭解。乘坐"愛在三環"班車的女性多於男性,雖然婚姻市場上男性的數量遠遠高於女性,但是尋找到真愛的困難程度對男女來說恐怕是一樣的。
特別是對"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地位)女性來說,找到心儀的男友就格外的困難。因為傳統的中國男性不喜歡太強勢的女性,他們希望能夠"仰視"自己的女性,能夠讓他們挺身保護的柔弱女性。
「你不給力我給力」
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變成剩男剩女,不少父母認為乾著急是沒用的,與其看著子女這麼不給力,不如替他們做些給力的事。例如不少父母會在固定的日期去北京中山公園為家中的"剩男剩女"尋找另一半。一些家長手裡拿著子女的照片,一些家長脖子上掛著徵婚牌子。馬大媽來這裡為自己的女兒徵婚:"她大學畢業之後就在外企工作。工作特別忙,沒有閒暇時間去找對象。她也不年輕了,都38歲了,作為母親我必須關心她的婚事。"
趙淑林更願意自己去認識年輕的女孩子。但是在他參加的這場單身交友活動上,他看起來有些不自在。這位從農村來的小夥子不太清楚該如何和城市裡的姑娘們打交道,特別是那些"三高女性"更讓他"望而卻步"。他說:"我想找到一位賢妻良母,身高不重要,但是要孝敬父母,有自己的事業,能夠和我一起過一種平淡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趙淑林在酒吧參加的單身配對活動還沒有成功地認識上單身女性,也許他也應該乘坐一趟"愛在三環"的大巴車,也許在那裡他可以認識上與他相愛一生的姑娘。
作者:ARD 編譯: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