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制裁取代合作—克裡米亞事件改變德國對俄政策

Mathias Bölinger2015年3月18日

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克裡米亞半島的吞併讓柏林措手不及。一年後的情況顯示,德國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角色擴大,與莫斯科的關係變化巨大。

https://p.dw.com/p/1EsYT
Angela Merkel und Fracois Hollande in Minsk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參加明斯克和談(2015.2.12)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若要確定莫斯科與西方之間政治關係驟然降溫的一刻,人們無需回顧久遠:2014年3月就是這樣的歷史瞬間。一年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吞併猶如給柏林、巴黎、羅馬或華盛頓的政治家們當頭澆下一瓢冷水。短短3星期內,俄羅斯佔領並攫取了這個主權屬於烏克蘭的半島,西方各國的外交政策不得不應對有關機構或智庫提供的任何戰略文件中從未設想過的一種局面。俄羅斯對一個鄰國以武力相向,踐踏了根本性的國際協議和公約,並似乎可以隨心所欲獨自決定衝突的下一步走向。

德國的關鍵角色

在這一衝突中,德國很快被賦予關鍵角色。與俄羅斯的傳統夥伴關係曾使柏林獲得調停者角色。作為歐盟內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必須融合盟內各國不同的利益:從出於歷史原因而對莫斯科持深深不信任感的波蘭,到有一個時不時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反自由國家理念眉來眼去的右翼保守政府的匈牙利。

Weißrussland Minsk Ukraine Konferenz Putin Merkel Poroschenko
陣線分明—普丁、梅克爾和波羅申科在明斯克會議上(2015.2.11)圖片來源: Reuters/K. Kudryavtsev

德國聯邦政府很快確定了3大政策基點:排除武力、外交、經濟施壓,並得到歐洲各夥伴國對這一戰略的支持。

柏林同時注意,始終同傳統的夥伴—法國共同實施斡旋動議,並聯合其他歐洲國家參與其中。

直至烏克蘭危機爆發,德國首先是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探討與普丁的俄羅斯的關係的:德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批評俄羅斯的人權紀錄,而不致讓經濟關係受損;或者,反過來說,雙邊經濟合作可以達到何種密切程度,而不貶低歐洲自己的價值。而現在,價值和經濟突然不再是考慮的出發點了。社民黨「俄羅斯/獨聯體對話圈」負責人特內斯(Franz Thönnes)指出,德國的外交政策「迄今以合作為指向」,而現在,「安全問題猛然上升到了優先考慮地位」。

正是社民黨人不能不有被當頭打了一棒的感覺。尤其是在該黨的外交政策專家那裡,「通過接近達至轉變」這一策略被視為是一種成功的外交政策的最重要附加成分。該策略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布蘭特總理的東方政策。保守派政治家們則強調必須實行「以價值為取向的外交政策」,從而與非民主國家之間保持一種「批評性距離」。

Ukraine Russland Männer mit Flagge auf dem Krim
至2015年3月,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半島已經一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柏林的重要性增加

不過,誰要是以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行為徹底攪翻了這一立場,那就錯了。社民黨籍的外長施泰因邁爾和基民盟籍的梅克爾總理的觀點最多只有細微區別。原則上,倆人很快都呼籲實施談判和經濟制裁並舉的雙重戰略。綠黨也贊同這一戰略。

刺耳些的聲音暫時只是在左翼黨那裡才能聽到。該黨的左翼稱亞努克維奇政府在基輔的倒台是一次得到了西方的容忍甚或策動的「法西斯政變」,抨擊實施制裁的聯邦政府是「經濟戰爭販子」。左翼黨是聯邦議院內繼續反對制裁俄羅斯的唯一政黨。不過,對聯邦政府在諸如今年2月的明斯克停火協議的談判中所作的外交努力,左翼黨也發出了讚揚之聲。

發生危機以來,德國在外交上的重要性明顯增長。但是,在對柏林危機處理讚揚的同時,人們不能不看到,柏林還遠未制定出針對俄羅斯的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