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八九學運領袖李祿陪同巴菲特回國惹爭議

2010年9月29日

八九年"六四"學運領袖之一李祿現身中國大陸,於9月27日陪同美國"股神"巴菲特出席比亞迪汽車公司在深圳的活動。在當年被通緝的學運領袖中,李祿是21年來第一位能夠公開回到大陸的人物。

https://p.dw.com/p/PPUy
沃倫‧巴菲特圖片來源: AP

今年44歲的李祿是八九年北京學運的主要領袖人物之一,曾因學運遭鎮壓前夕,在天安門廣場絕食學生面前舉行婚禮而在"六四"歷史上寫下傳奇一筆。李祿現在的身份是美國華爾街金融家,據信是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中國比亞迪汽車的中間人,金融分析家認為他極有可能成為巴菲特接班人之一。

中國維權律師李方平認為,當年被通緝的李祿能作為金融投資家公開回國,也說明中國的政治意志常常高於法律。他指出,從理論上,李祿回國而沒有法律後果,說明中國的司法與執法部門在違反自己的法律。李方平律師指出:"當時還是老的刑法,79年的刑法,97年以後經過修改。但是,一般來講,只要啟動了刑事偵察,發出了通緝令,那麼正常來講這個案是還沒有撤的,也就是說沒有時間的限制。但這類案件一般是典型的政治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案件重啟的話,肯定都是要經過綜合的政治考量。 "

八九年民運中因參與抗議軍隊鎮壓行動而被判刑七年的北京畫家武文建對德國之聲說:"中國的法律是根據政治的需要來調整的,中國根本不是以法治國,而是根據政治需要,當局的需要。"

另一位對八九學運一代生存狀態非常關注的維權律師浦志強認為,"六四"已經過去21年了,李祿作為當年學生領袖選擇政治以外的生活道路也很正常,這次他能回國,對他個人來說,是積極的事情。浦志強認為,中國的刑法中也有個追訴時效問題,法律中甚至還有對沒有及時立案的可判死刑的案例也有個20年追訴期的規定因此儘管通緝令本身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但是對21年前的通緝令事實上不被執行了,在中國的政治環境下也不值得奇怪。

民運人士想回國"自首"都無門

在過去的21年裡,八九年被北京當局明令通緝後流亡海外的學運與民運領袖人物中,有不少人試圖回國,但均遭拒絕。"六四"學運靈魂人物之一王丹在過去十幾年裡多次提出從美國回國探親的要求,卻一直不被中國官方批准。現生活在台灣的著名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吾爾開希曾多次試圖從香港闖關入境,要求向中國官方"自首",但均在香港或大陸的海關被攔截。另一位八九學運領袖封從德今年"六四"21周年前夕寫信給三藩市中國領館,表達希望回中國公開接受法庭審理的心願,但被拒收。

2008年,另一位流亡美國的六四學運領袖周勇軍透過中介公司獲得得馬來西亞護照化名試圖入境香港,結果被香港警方以涉嫌銀行詐騙罪名送交給中國政府,並於今年一月被中國四遂寧市射洪縣法院判處9年刑期。八九民運時曾任北京高自聯主席的周勇軍在"六四"被鎮壓後就被判刑,於1993年獲釋,隨後流亡到美國。他曾經於1998年返回中國後被捕,並以"偷越國境"罪被判勞教3年,獲釋之後於2002年再度回到美國。

從商後最成功的學運領袖

目前,除了當年被通緝的21名學生領袖,中國大陸以外有數百名民運人士被拒國門之外,不得回中國大陸探親。也曾有個別民運人士獲准入境,但這些人或者被要求回國後要非常低調,或者是他們已經告別過去,回國只談生意,莫談國事。

八九年風雲人物中,流亡國外後漸漸淡出公眾視線的不在少數,如學生領袖柴鈴和沈彤都在到了美國後轉而在學業上深造,然後經商。李祿無疑是當年六四學運領袖中從商最成功的一位,在華爾街崛起成為一名有影響的華裔投資家,得到"股神"巴菲特的賞識。不過,由於棄政從商,李祿的一些做法也在海外民主人士圈中引起爭議。其實,李祿也並不是流亡到國外就與八九民運拉開距離,他曾根據自己的經歷出版英文自傳"移山",1994年自傳又以紀錄片的形式成為一份珍貴的八九歷史記錄。

個人選擇權利與道德使命的衝突?

本來,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中國之行早已成為媒體熱點,主要原因是兩位巨富宣佈要將身後財產全部捐贈,引起人們對他們將在北京舉行的慈善晚宴的高度關注。出席慈善晚宴與否,被解讀為是對中國富翁如何對待財富與慈善關係的考驗。在深圳,李祿伴隨巴菲特低調亮相,顯然官方限定他不得進入中國媒體視線。李祿是否出席媒體熱衷報導的慈善晚宴,也成為一大懸念。

無論如何,李祿以投資家的身份重返大陸,自然成為經歷過八九民運的中國人所關注的話題。武文建表示:"巴菲特到中國做生意沒有問題,但是李祿這樣做就有問題了。他是八九學運時保衛天安門廣場的副總指揮,是著名的當事人,"六四"到現在還被評為'反革命暴亂',他能回國,說明與當局達成了某種默契。李祿的這種行為於情於理,於'六四'的亡靈,都是不義的。李祿是由於參與了八九民運,國際社會才給予他一種同情。他之所以有現在的今天,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國際社會對'六四'的同情轉移給李祿了。從個人道義個人良心來講,李祿不應該忘記'六四'死難者和家屬,以及大多數現在還不被人知的入獄人員。今天還有幾位'六四'人員在獄中。所以從道德道義角度,李祿不應該這樣。"

作者:瀟陽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