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09 Deutsche Einheit
2009年10月3日當美國總統雷根1987年6月訪問被高牆包圍的西柏林時,德國已經分裂了近40年。雷根總統呼籲說:
"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座牆吧!"
呼籲聽起來令人鼓舞,但希望卻很渺茫。儘管前東德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尤其是蘇聯,當時已經長期致力於民主化和政治開放,但東德統一社會黨主席昂納克卻拒絕戈爾巴喬夫的變革主張。1989年1月他威脅說:
"如果有繼續存在的理由,那麼,柏林牆在今後50年,今後100年都還會存在。"
在這一年裡,只有3%的西德人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德國統一。但是,歷史卻像在變魔術。東德人的大規模出逃以及街上的示威遊行讓東德領導人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11月初,東德領導人匆匆忙忙地出台了一個關於放寬旅行限制的條例。1989年11月9日晚,政治局委員沙波夫斯基過早地宣讀了一份有關公民立即享有旅行自由的通告並且作出了錯誤的解釋:
"因此,我們就一項規定作出了決定:每一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公民都可以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邊界過境站離境。"
就在當天晚上,沒有放一槍一炮,柏林牆旁邊的東德邊境檢查站被洶湧的人流沖垮。而在那些天裡,統一社會黨內部也在上演著戲劇性的一幕幕。中央委員會成員君特‧匡特,一個老共產黨員,呼籲將統一社會黨領導層中對民主德國崩潰負有責任的"犯罪團伙"處以死刑。他說:
"在國務院中我們取消了死刑。我贊成重新引入死刑,根據緊急狀態法將那些給我們的黨帶來羞辱,讓它在全世界面前蒙羞的所有人都槍斃。"
柏林牆的倒塌是那些在萊比錫,柏林,德勒斯登走上街頭的人們意想不到的勝利。他們受到了波蘭團結工會運動,匈牙利改革派以及戈爾巴喬夫的鼓舞。柏林牆的倒塌為德國統一鋪平了道路。沒有了柏林牆,整個東德便面臨解體。那些希望建立一個獨立,但是民主化國家的聲音很快被統一的呼聲淹沒:
「我們是一個民族,我們是一個民族... ...」
在東德人民議院舉行的首次自由選舉中,東德基民盟領導下的德國聯盟獲得了勝利,該聯盟贊成立即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在西方,基民盟籍的聯邦德國總理柯爾早就看到了時代的機遇。他領導的政府在德國聯邦議院各黨派的支持下與新的東德政權以及取得二戰勝利的盟國同時談判,達成了實現兩德統一的協定。柯爾向歐洲鄰國和全世界承諾:
"我們德國人已經從歷史中吸取了教訓。我們是一個熱愛和平和自由的民族。我們絕不會將民主交給和平與自由的敵人。對我們來說,熱愛祖國,熱愛自由和睦鄰友好的精神是相輔相成的。"
與當年二戰的戰勝國,也就是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的協定對兩德統一從國際法的角度作出了規定。德國在二戰後首次獲得了全部主權。前提條件之一是正式承認奧德河-尼斯河線為德波邊界線。
1990年夏,東德引入了德國馬克並加入了經濟與貨幣聯盟。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會決定加入聯邦德國,之後不久,雙方簽署了1100多頁的統一協定。1990年10月3日,全德國的人都在慶祝德國統一。當時的德國總統魏茨澤克說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話:
"人性化地實現統一太好了。這不是政府的契約,不是憲法,不是立法者的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行為。"
1990年12月,統一總理柯爾和他的基民盟/基社盟在1933年以來的首次全德議會選舉中獲勝。
作者:Bernd Gräßler/樂然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