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保護:不是奢侈品,是生存必需品
2005年8月31日300億美元財產損失,一個大城市被連根拔起——颶風「卡特林娜」再次向人們證明,暴風和洪水是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長久以來,生活在美國南部的人們對此早已深有體會。熱帶旋風暴的成因是逐漸升高的海洋溫度:溫度越高,暴風雨的侵襲越猛烈。人類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石油,煤炭的燃燒引起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氣候隨之變暖。
這些年來,氣候學家紛紛告誡:危險的不是旋風暴數量的增加,而是它的密集程度。但是政治家們除了報以外交式的微笑外,對這一告誡長期充耳不聞。事到如今,惹火他們的,不是預言已漸成事實,而是科學家們提出的一連串防止溫室效應惡化的補救措施:人們應改開節能車,並且用「綠色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等,來代替石油和煤炭作為燃料,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了全球環保會議,所有國家就環境保護達成一致意見。會後,環保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人們紛紛獻計獻策,提出各種解決環境問題的辦法。
然而熱情是短暫的。這些年來,新經濟土崩瓦解、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發達國家經濟也如履薄冰。隨著世事變遷,環境保護的口號早被置之腦後。美國這個當初的環保先鋒,事到臨頭卻打起了退堂鼓;曾被寄於厚望的《東京議定書》,實施起來也步履維艱,收效甚微。
按照2005年2月簽定的這一協議,全世界的廢氣排放量即使不減少,也應保持在一個固定水準。但是美國人不願照做,他們放不下耗油量驚人的皮卡車(Pick-Up-Truck),放不下巨大的家用冰箱。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耗是歐洲的兩倍,比起非洲居民更是多出數倍。眼看新崛起的印度和中國,能源消耗量也呈直線上升,全球環境更是前景堪憂。
溫室效應不分國界,但是全世界卻缺乏統一有效的環保政策。富裕的西方國家不但應該堅持發展、應用新的環保技術,而且有責任幫助其他國家,一起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全球氣候變暖。環保的重點是降低廢氣排放,廢氣指標交易就是一種控制辦法。總而言之,政治家們—特別是美國總統布希—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氣候學家們絕不是危言聳聽的世界末日論者,他們的警告應該被認真對待。
環境或氣候保護,不是一件經濟景氣時以助談興,經濟衰退時束之高閣的奢侈品,而是關係到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大自然會不斷以暴風,洪水,高溫和乾旱等各種方式來提醒我們這個道理。如果我們始終執迷不悟,終有一天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將難以挽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