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俄、中聯合海上演習 意欲何為?
2021年2月1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搜救失蹤、遇難人員、保障海上安全:這是這些天俄、中、伊三國海軍聯合演習的目標和演習內容。莫斯科通告說,演習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舉行。
不過據路透社援引伊朗官媒2月16日的最新報導稱,伊朗與俄羅斯當天在印度洋開始聯合演習,其中並沒有提到中國。報導稱,伊朗軍方發言人塔哈尼(Admiral Gholamreza Tahani)說,將進行白天和夜間的射擊演習,演習的關鍵部分包括"各種防禦陣型",避免商船受到海盜襲擊。
法新社也援引伊朗官媒報導稱,伊朗與俄羅斯周二在印度洋北部開始了聯合海軍演習,目的是「加強國際海洋貿易的安全」。演習覆蓋17000平方公里,將持續三天。報導還援引伊朗軍方發言人塔哈尼稱,印度海軍也將參加演習,以傳達「對鄰國和該地區國家和平與友誼」的訊息。
區域緊張局勢有所緩解
伊朗、俄羅斯、中國曾於2019年12月在印度洋和阿曼灣舉行過聯合演習。當年夏末,伊朗與沙烏地及其盟友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海灣地區不斷加劇,威脅升級。俗稱的 "油輪危機 "和葉門胡塞武裝組織使用無人機空襲沙烏地煉油設施,均為其表現。
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組建起名為 "特遣哨兵部隊"Task Force Sentine)的國際聯盟。其任務:確保波斯灣的安全。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不在其中,這3國經由聯合海軍演習維護自己在該地區的安全利益。
總部位於漢堡的GIGA研究所的亞洲問題專家維爾特( Christian Wirth)稱,新的演習是在威脅小於一年前的背景下進行。他指出了幾乎在同時進行的另一個海上聯合演習,參與者要多得多,伊、中、俄3國也參與其中:"自周四起,在巴基斯坦主持下,舉行另一次海軍演習,共有46個國家參加,包括美國、北約部隊,但也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
他說,可以設想,這3個國家要再度顯示單獨的存在,當然也是指向美國新政府的:"但尤其是中國對華盛頓新政府態度謹慎。北京不跟隨德黑蘭的路線。」
德黑蘭尋求世界新秩序
的確,伊朗對其與中、俄兩國關係的期望值要遠大於這兩國對伊朗的重視。除希望通過貿易和投資重振受美國制裁影響的經濟外,德黑蘭領導人還著意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問題。自1979年革命以來,伊朗一直拒絕國際力量均衡,——尤其是,自1990年前蘇聯解體,這一秩序基本上被美國所主導。
因此,伊朗領導層對一心一意要成為全球第二領導力量的中國非常感興趣。柏林的「科學與政治基金會」 (SWP)專家札米裡拉德(Azadeh Zamirirad)寫道:「伊朗領導層在這個經濟體的崛起中看到了永久改變全球權力結構、為新秩序鋪平道路的機會。」。他指出,伊朗領導人「歡迎全球經濟轉型,在這一過程中,經濟強勢正在從西方向東方、尤其是向亞洲移位」。
失望的伊朗
不過,迄今為止,德黑蘭的政治和經濟希望都未能實現。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眾多決議中,伊朗一直無法指望得到俄羅斯或中國的外交支持。誠然,伊、中去年達成雙邊合作協議,但迄無任何具體措施跟進。伊朗曾希望經由這一方式部分抵消美國制裁形成的經濟壓力。然而,在美國的壓力下,北京也明顯減少了與伊朗的貿易關係。
在軍事方面,伊朗也不能指望得到這兩個理想夥伴的無條件支持。軍事上,伊朗和俄羅斯曾在敘利亞緊密合作,兩國於今卻已各行其道。而事到臨頭,中國亦會與之保持距離。自2008年以來,德黑蘭一直試圖加入上海合作組織(SCO),迄今未果。上合組織是一個由中國領導的區域聯盟,旨在合作打擊恐怖主義。除中亞國家外,俄羅斯是成員,巴基斯坦和印度這兩個敵對國家也是成員。而伊朗卻只擁有觀察員身份。原因很清楚:伊朗的敵人不一定也就是中國的敵人。
象徵性加強
即便三國海軍在印度洋進行聯合演習,也不意味著伊朗通過其理想夥伴地位抬高。GIGA研究所的維爾特指出,三國演習事涉海上安全問題,不是經典意義上的軍事演習,俄羅斯和中國是否會同意舉行另一種演習,尚在未定之數。他認為,很可以想像,出於對美關係的考量,俄中不會與伊朗聯合軍演,「相反,俄羅斯和中國似乎都想通過現在的這次三國聯合演練象徵性地強調與伊朗的關係。"
《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的一篇分析文章也指出,在伊朗問題上,中國會持謹慎立場,無意在中東衝突中原則上站在德黑蘭一邊:"鑑於北京態度曖昧,不太可能出現一種與伊朗的持久而密切的軍事合作。"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