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以天然氣為武器:俄羅斯只為經濟利益嗎?

Cornelia Rabitz2006年12月29日

在每一年送舊迎新之際,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都要關閉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天然氣閥門。今年年初是烏克蘭,之後是喬治亞。現在看來,白俄羅斯似乎也難倖免。俄羅斯已發出威脅,如果白俄羅斯依舊拒絕接受俄羅斯提出的要求,俄羅斯明年將停止向白俄羅斯輸送天然氣。俄羅斯就此提出的理由是,此舉旨在捍衛本國的經濟利益。但只此一點是遠遠不能令人信服的。德國之聲記者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9cgL
白俄羅斯工人在天然氣壓力站圖片來源: AP

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間展開了一場有關天然氣的權力較量。在2006年即將結束之際,俄羅斯向白俄羅斯發出威脅說,一旦白俄羅斯拒絕接受俄羅斯提出的支付條件,俄羅斯將從明年開始停止對該國的天然氣供應。數月前,俄羅斯領導層還對白俄羅斯這個弱小鄰國由政府一手操控的總統大選結果表示贊許和支持,但現在,莫斯科與明斯克間的後蘇聯時代的兄弟情意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是否兩國間的反目將永久持續下去,還是在幾天之後就會結束,目前尚難以預料。

但在有一點上,人們必須給予俄羅斯應有的公道,因為天然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為什麼國家壟斷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要將這寶貴的天然氣資源以優惠甚或是賠本價格提供給其昔日的盟友呢?如今人們理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現實的價格政策。

但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類似矛盾的一年之後,人們會產生這樣的懷疑,那便是,原材料已成為俄羅斯外交和強權政治的工具。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撐腰的克里姆林宮。隱藏在經濟利益背後的是其政治動機。天然氣之爭不僅事關豐厚的利潤,也反映了俄羅斯有意對其供應環節實行全面監控的意圖:從原油和天然氣的開采,到鋪設過境管道,直至歐洲終端客戶。正如俄羅斯與烏克蘭及喬治亞的天然氣爭執所顯示的那樣,俄羅斯意在對其不順從的鄰國施加能源政策上的壓力,以此作為懲罰手段。俄羅斯領導層依舊沒有從業已失去的昔日強國地位的惡夢中恢復過來。所以,「能源強國」便成為俄羅斯一大外交政策目標。

到目前為止,歐洲的經驗顯示,莫斯科領導層擅自解釋其能源夥伴關係。俄羅斯企業蜂擁至歐洲市場,但卻為西方投資在該國的能源領域製造障礙,甚至不惜違背現有條約。俄羅斯一再擅自改動自己的游戲規則,也為此遭受人們對其可信度提出質疑的批評。

在明斯克和莫斯科政府僵持不下的同時,人們不禁要問,目前的這場爭吵將產生怎樣的後果?是否資金匱乏,並遭到國際社會歧視和孤立的盧卡申科政府末日已到?這位獨裁者贈送給其寵兒的資金也將告罄?總之,盧卡申科將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動員國內的一切力量抵抗外來的敵人。目前的局勢為明斯克政府同時與持批評立場的西歐清算舊賬提供了契機。在明斯克政府眼中,俄羅斯發出的停止供氣的威脅似乎是其與歐盟展開思想之戰中的有利武器。

莫斯科政府也有理由為自己極具進攻性的天然氣政策上的成功之舉感到欣慰:它再次向人們顯示,始終有一些小國製造不安,是風險因素。莫斯科對西方的抗議給予密切關注,並竭盡全力將其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盧卡申科政府不得人心,與這樣的政府結盟顯然是錯誤舉措。

人們深知,歐洲依舊急需大量原油和天然氣。而俄羅斯是一個擁有豐富原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國家,為西方國家長期提供原油和天然氣也符合俄羅斯的利益。擔心西方國家居民不久後將坐在冰冷的起居室裡的想法是毫無道理的。西方與俄羅斯相互依賴,所以西方國家居民沒有理由歇斯底里,而應保持更多的鎮定與冷靜。

此外,歐盟也絕非像某些時候所顯示的那麼軟弱無力。它可以施加其政治影響力,公開表示對莫斯科能源價格政策的不滿。人們也應該公開談論對能源大國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的可疑點。無論與誰展開爭執:施加壓力、採取不妥協立場、甚至發出威脅都不是國家政治的明智之舉。它只會使對方絕望,製造更多的不信任。

從明年一月一日起,德國將出任歐盟輪職主席國-屆時,德國將與俄羅斯簽署新的夥伴協議-而相關談判的艱巨是可想而知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