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朝著開放匯率又前進了一步
2005年5月11日「如果中國貨幣升值,連鎖超市沃爾瑪、電腦生產廠家戴爾和其它進口中國製造的服裝和零件的企業將面臨成本上漲的局面。沃爾瑪去年從中國進口了約180億美元的商品,這家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成了中國的第八大貿易夥伴,甚至名列英國和俄羅斯之前。
去年,美國國內生產總額的三分之二是美國消費者創造的,他們受益於湧入美國的廉價商品。如果進口費用上漲,通貨膨脹率也將隨之上升,結果很可能帶動利率攀升。債券交易部門人士說,為穩定日元匯率,中國一直購買美國的債券,如果中國減少債券購買數量,外來資本也會同樣變得昂貴起來。」
新蘇黎世報談到中國金融狀況時寫道,由於外國大量直接投資、中國外貿取得巨額順差和人民幣匯率掛靠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年復一年打破記錄,但中國的銀行業仍然處於巨大壓力之下:
「一方面,在黨和地方利益所決定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銀行發放貸款的政策是關鍵環節之一,建立基礎設施、擴大工業基地和引進新產業都取決於銀行貸款。這裡不僅涉及到維護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問題,而且也關係到官員陞官發財。在是否給予貸款的問題上,地方上黨的幹部說話很有份量。即使北京領導人不願看到這樣的做法,但也難以制止。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與整個經濟體制本質有關的更為重要的因素。也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說法有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即使國有銀行的爛帳堆積如山,北京領導人也不能讓它破產。這件事非同小可,尤其在金錢的問題上,不能與中國人開玩笑。自意識形態時代結束以來,共產黨只能靠經濟持續強勁增長來維持其統治的合法性。那些把辛苦錢存在銀行的儲蓄人,只要不危及體制安全,就不能惹怒他們。從中長期來看,在與外國銀行合資時,中國的銀行不僅看上了外國銀行的技術,也看上了其資本。可以想像,如果外國銀行入股中國銀行,它們或早或晚都必須擔負起修復中國銀行支付能力的義務。由於缺乏透明度,這樣的工作必然蘊藏著很大的風險。」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