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大期間湧現「公眾問政」

2010年3月17日

儘管中國人大"不是民主選舉的議會、沒有決策權",儘管人大會議"只是一場政治表演,但是許多中國人仍然比平時更積極地關注政治",這是《法蘭克福匯報》駐北京記者觀察中國社會後得出的結論。他注意到,會議期間公眾就一些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https://p.dw.com/p/MUpb
2010年3月14日中國人大會議閉幕,代表們起立高唱國歌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匯報》在文章中寫道:"例如,與會議平行,中國新聞界開展了一場房價上漲問題的討論。修訂選舉法,使農村居民今後在人大得到更充分體現,也受到普遍關注。但是,在中國,公眾討論受到嚴格限制。3月1日,十多家報紙發表評論,要求取消所謂的戶口制度。這次集合行動顯然事先沒有與政府談妥,撰稿人和編輯張宏被撤職。

在中國,活躍的公民試圖為自己爭得自由活動的空間。他們是敢於出頭的律師、藝術家、大學畢業生、作家或部落格。他們想利用自己僅有的一點政治和法律手段,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這個國家。

越來越多的人要求政府答覆他們提出的問題,但這樣做如履薄冰。其間有許多進展,但也有新的倒退。參與政治的試圖最後都遭到失敗,原因是共產黨堅持自己的權力壟斷。"

《法蘭克福匯報》記者看到,公眾關心的一些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部分體現。溫家寶提出了政治透明化、改善監督、創造公民批評政府的條件,這些聽起來很像"謹慎的政治改革","但願這不只是說說而已":

"北京領導人控制、甚至壓制早就應該進行的討論,這只會有損中國,因為長期來看,不就各種想法爭論,就無法控制溫家寶也談及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於建嶸估計,去年一年中國發生了近九萬起'群體事件',這是因群眾對腐敗、強佔和當局為所欲為不滿而爆發的抗爭和動亂,他們往往與警察發生衝突。

為宣洩這樣的不滿,中國領導人本來應該趕快找一個政治閥門。所以,一些批評人士認為,全國人大應該改造成為真正的議會。即使在這個嚴格控制的機構中,今天仍然有一些代表發表不同看法。對那些不得人心的黨的領導人,他們通過選票發出警告,也對某項法律草案提出異議。如此看來,人大可以變為公民更多參與的合適地點,但道路還很漫長。

最近以來,繼續進行政治改革一事似乎已遙不可及。看來原因是兩年半後將進行的權力交替,它現在就已經使政治停步不前。現在沒有人敢提出自由的想法。與這種幕後不透明的權力移動相比,公開競選才更為有效。也就是說,所謂代表人民的人大代表們應該回答人民的問題。"

摘譯:王羊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