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二二八的「禮物」: 促轉會第三波撤銷政治罪名

羅法(發自台北)
2019年2月28日

七十二年前的二月二十八日,台灣因二二八事件而陷入恐懼。 如今時過境遷,執政者的道歉與司法的撫慰,是否真能平復受難者與其家屬的傷痛與恐懼?

https://p.dw.com/p/3EEIX
Taiwan, Taipei:  Sheraton Hotel
2018年十月,第一波有罪撤銷公告儀式以「反省‧記憶」為題舉行典禮,現場布有撤銷名單圖片來源: DW/K. Wing Yi

(德國之聲中文網) 27日,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公告第三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共計1056人。

促轉會在臉書貼文中說明: 「在威權統治時期,許多人僅經過潦草、不嚴謹的審判程序,就遭到極端的嚴刑峻法處罰... 即使倖免一死,也必須終其一生背負過去的罪名... 為了讓當時遭受司法不法判決的當事人獲得平反,立法院透過立法通過促轉條例,以『立法撤銷判決』的方式,讓司法不法判決不再存在。 」

促轉會認為,考慮到過去政府的作法僅著重在賠、補償,但是受難者的刑事有罪判決及前科紀錄仍然存在,決定參考德國立法例,「以立法撤銷威權統治時期的司法不法判決,並且涂銷保存在各相關機關的前科紀錄, 讓當事人不用再背負跟著他們大半生的罪名。 」

促轉會的公告中寫道,到目前為止,已公告的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上總共已有3831人。 其中有11人是促轉會調查後認為屬於司法不法判決而撤銷的。

二二八事件傷痛難平

1993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著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的補償工作,並在1994年訂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 然而施行至今,又有條例增修後「補償」變「賠償」而讓家屬不滿、紀念活動流於形式等問題,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的情緒仍難以平復。

2018年在民進黨推動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並在今年迎向建會以來的第一次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但是,民間對於轉型正義的看法紛紜。 保守派認為「轉型正義」中檢討蔣中正是不尊重歷史,也會加深社會的分裂。

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發布聲明表示,自己的父親當年也曾含冤入獄,但是最近有人去慈湖對蔣中正陵寢潑漆,或是有青年去政治大學破壞蔣公銅像,這些作為令人遺憾。 聲明中說:「雖然蔣中正在二二八事件當然不是百分之百沒有責任,但蔣中正對中華民國、對台灣的貢獻,也不能隨便抹滅、任人侮辱。 」前總統馬英九受訪時也表示,他在法務部長任內制定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也實施完成,但是仍有人破壞、污辱蔣公銅像,讓他十分遺憾。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27日接待「2019年海外二二八遺屬返鄉團」時表示,預計在今年年中,發表關於二二八事件轉型正義的新報告。

一九四七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專賣局查緝員在台北市查緝私煙時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喚醒民間對官兵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起而陳抗,導致陳儀政府請求蔣中正從大陸派兵入台鎮壓,擴大成全台的大型事件,對台灣歷史與政治生態形成深遠影響。根據行政院的公佈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鎮壓過程總計死亡人數有18,000人至28,000人左右。

除罪以後﹕台灣政治受難者眼中的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