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主權紛爭:民族主義情感是枷鎖

2014年5月15日

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主權爭議問題上,幾個國家都打出民族主義榮譽感這張牌。德國之聲評論員Rodion Ebbighausen認為,這是阻礙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

https://p.dw.com/p/1C0so
Vietnam China Marine Konflikt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南中國海和東海海域存在主權爭議的國家發生爭端的重點絕非只因為原油、天然氣或者是豐富的漁業資源,他們把主權爭議上升到了民族榮譽感的高度。中國在爭議海域架設鑽井平台的舉動加劇了緊張氣氛,這是圍繞著主權爭議出現的一系列紛爭中的最新衝突。

5月初,中國國有海洋石油981號鑽井平台被拖放到有主權爭議的帕拉塞爾群島(中國稱西沙群島)附近海域,中越皆宣稱擁有該群島主權。中方派遣了80艘船艦前往該海域護衛鑽井平台,其中7艘船隻上裝有武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選擇的這個平台地點能夠勘探到豐富的原材料資源的希望並不大——這一點上專家們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所以,中國此舉其實是向這片海域釋放一個訊號:東協、聯合國或者是美國都不能對我們頤氣指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2002年東協和中國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都不能動搖中國部署石油鑽井平台的決心和腳步。這項宣言提倡對話,反對可能破壞和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日本和菲律賓提供軍事支持的承諾顯然也並沒有給中國留下深刻的印象。

越南立即對中國的舉動作出回應。河內派出海岸警衛隊試圖阻止或者至少延緩平台的安裝。中越雙方因此爆發了多次衝突。水炮登場。6位越南海員受傷。畫面得到了國家電視台的循環播放。

就在上周末,河內政府允許了民眾公開舉行反中國抗議示威。不過事情到本周初就演變成了全國性的暴力事件。示威者們隨意對中國工廠、企業或者是據稱是中國的工廠、企業發動了攻擊。而事實上,許多被毀壞的工廠是台灣或韓國公司。抗議者砸碎了工廠的玻璃,至少有15家工廠被燒。20人在騷亂中喪生。數百名中國人湧逃到柬埔寨。在東海和南中國海,不滿情緒也因為歷史原因而積深。二戰時期日本對東亞大陸的擴張政策,中國和韓國都是受害者。像每次一樣,日本首相安倍 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引發了中國和韓國的憤怒情緒。該神社同時供奉著二戰中戰死的日本軍人和軍屬。而回顧歷史,越南和中國的關係也並不算是和諧融洽。中國有時會把越南看作為「必須給他上一課」的前省份。就在幾十年前,1979年,中國和越南爆發了一場導致無數人死亡的邊界戰爭。

儘管有著艱難的歷史遺產,在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在過去數年都繼續培養發揚著各國的民族主義情感。中國和越南都利用這一點來鞏固共產黨的統治。日本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削弱日本的重要性。而民族主義情感會起到彌補的作用。

可是民族主義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鑽井平台而引發的暴力局面升級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民族主義情感的掌控是多麼的困難。

簡單的說,在最近的爭議上,中國和越南都有點失算了。中國沒有預料到鑽井平台會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對。而越南政府也沒有想到,抗議遊行會演變成暴力事件。雙方政府都要打破愛國主義和暴力的惡性循環才能重新獲得行動的能力。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文木
責編:任琛

Vietnam Demonstration Anti China Protest 11.5.14
越南民眾舉行反華示威(攝於5月11日,河內)圖片來源: Reuters
Rodion Ebbighausen
德國之聲評論員Rodion Ebbighausen圖片來源: 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