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嘴巴休兵」:三個G20宣言禁用語
2018年12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G20峰會剛剛結束。全球20個最大經濟體,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這些國家的代表在阿根廷簽署了改革全球貿易體系的協議。背後最大的因素當然是緊張的美中貿易關係。為了達成共識,代表們不得不屈服於美國和中國的要求而放棄一些G20常有的共同承諾。
在會後宣言中,20國首次承諾要改革功能失調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這個應該監管全球貿易爭端的機構遭人詬病缺乏效率和執行力。宣言中也巧妙避開「敏感字眼」。
一位歐洲官員周六在談判過程中表示:「我們過去常常在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上發表的一些言論變成一種禁忌。我們有美國和中國禁忌。」
美國禁忌--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和多邊主義 (multilateralism)
美國總統川普不僅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同時也對20國集團中的合作夥伴徴收鋼鋁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對「保護主義」這樣的批評變得很敏感。因此,這是自20國集團領導人在2008年華盛頓會議以來,宣言中首次沒有承諾要打擊保護主義。
此外,各國代表們表示,讓美國簽署一個承認「多邊貿易體系」有多重要的內容等於是承認現有體系未達到這個目標。美國認為,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世貿組織預期中國會開放經濟,這麼多年未果,WTO要負責。為了迫使WTO進行改革,美國阻撓WTO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案。很快地,其餘法官的任期也即將結束。這也意味著WTO將無法在貿易爭端中發佈具有約束力的裁決。川普甚至威脅要退出WTO。
一位不願具名的美國高官表示:「許多國家試圖用不同的言詞讓美國對多邊體系做出承諾。我們是致力於多邊主義運作的......只是它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目標?還是在許多領域都沒有做到?」
中國禁忌--公平貿易行為 (fair trade practices)
代表們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列入通常會使用的「公平貿易行為」。北京拒絕美國、歐洲和日本對中國傾銷、工業補貼、濫用智慧財產權和技术移转以及其他做法的批評。
妥協後的宣言
G20最後在宣言中提到,「支持對WTO進行必要的改革以改善其運作」。不過卻沒有提到改革的細節,但許多代表都認為把美國拉回一起和全球討論解決方案是一項突破性進展。然而,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反對聲中,宣言在移民和難民問題上並未多所著墨。另外,最棘手的氣候變遷問題也沒有得到處理。
夏立民/羅法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