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法新蜜月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2004年1月28日

星期一,胡錦濤到達法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他不僅受到高規格的接待,而且獲得了在法國國民大會發表講話的殊榮。中法新蜜月受到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重視,媒體評論紛紛。

https://p.dw.com/p/4bqq
新蘇黎世報文章諷刺道「法國向胡錦濤磕頭"圖片來源: AP

同一天,法國外交部長德維爾潘向歐盟建議,取消自1989年「六四」以來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中法新蜜月受到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重視,法蘭克福匯報寫道:

「希拉克自1995年任法國總統以來,一直爭取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胡錦濤出訪歐洲首先到法國,這至少說明,希拉克的友好言論和人權問題上的外交辭令取得了成果,愛麗舍宮把胡錦濤的法國之行視為一項成就。這一勝利應該使法國人得到安慰,因為法國儘管做出了一切努力,中法經濟關係仍然遠遠落後於中德關係。在中國的歐洲貿易夥伴中,法國屈居第四位。法國以嫉妒的心情看著德國,在對華貿易額方面,德國是法國的三倍。希拉克希望這次訪問能改善雙方的經濟關係並擴大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多邊機構中的合作。」

南德意志報也注意到法國在對華貿易上正在奮起直追。為此,法國在國際上接近中國,在人權和台灣問題上避免與中國對抗:

「當年法國賣驅逐艦給台灣後引起的不愉快早已被人們忘卻。中國與法國一樣,很想阻止伊拉克戰爭發生。伊拉克戰爭時期,中法兩國走得更近了。去年四月非典高峰期間,許多人對北京躲避猶恐不及,法國總理拉法蘭卻無所畏懼地來到北京。法國外交部說,兩國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但人權問題還要等待下去,雖然施羅德或希拉克每次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都提到這個問題,但他們都不想刺激北京權貴們的脆弱神經。」

新蘇黎世報文章的標題是「法國向胡錦濤磕頭」,文章對法國政府安排胡錦濤在國民大會演講頗不以為然,並報導說,鑑於中國惡劣的人權狀況,法國各政黨都有人宣佈不出席這次演講會。在談到中法兩國對國際政治的相近看法時,文章寫道:

「胡錦濤訪法期間,兩國將簽署一項共同聲明,聲明將賦予1997年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新的內容。尤其在美英征討伊拉克以後,法國作為多邊主義乃至『多極化』的代言人,努力突出北京與巴黎在外交政策上的共同點。法國外交部在胡錦濤的國事訪問開始時宣佈,兩國一致認為,有義務加強並更新多邊國際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