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星聚《長城》 中國電影進軍全球
2016年3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隨著中國經濟起飛,中國領導人長期以來不斷尋求通過"軟實力"對國際文化帶來影響。孔子學院可說在全球遍地開花,中國還在各地大舉投資,並在北京奧運期間呈現隆重盛典。但中國的電影工業始終未在全球大熒幕上大放異彩。
就在此時,馬特‧達蒙(Matt Damon)進軍中國。由張藝謀執導,馬特‧達蒙、劉德華、張涵予、鹿晗等人領銜主演的科幻片《長城》將於明年初上映。這部電影集合了中美影星、知名中國導演以及高達1300人的演員及工作人員陣容,其預算為1.5億美元,中國政府也提供了支持。若一切按照計劃運作,《長城》或將成為中國首部國際賣座大片,並帶動更多能呈現中國新面貌的電影。
雙贏的合作
中美電影業皆認為,此類的合資拍攝將能為雙方創造巨大機會。從好萊塢的角度看,這是為了擴張市場和投資;對中國政府和私人企業而言,這是駕馭美國演員和劇本編寫方式的機會,讓電影的故事線建立在中國歷史、神話及傳奇人物之上,將中國推上世界舞台。
設於上海的影業咨詢公司亞提森格維(Artisan Gateway)總裁鮑禮誠(Rance Pow)表示,中國當局"從未隱瞞想要拓展、鼓勵並開發軟實力的渴望",而將"中國製造"的賣座電影推廣至全球就是其中一條路徑。
與中國夥伴合作還提供了西方影業捷徑,繞開中國對外國電影的引進限制。美國榮鼎咨詢公司(Rhodium)的經濟學者哈內曼(Thilo Hanemann)表示:"對美國產業而言,這樣的讓步就是為了市場準入。"
當然,還是有許多環節可能出錯。無論是《長城》或其它未來可能出現的中國大片,都無法保證能獲得中國或全球觀眾的青睞。過去也曾有類似的合作項目栽了跟頭。
不過,此次中美電影公司高層都認為,他們已經找到正確的"配方"。迄今最成功的合資電影是《功夫熊貓3》,上映至今已賺進3.14億美元票房,其中還包括在中國拿下的1.49億票房。不同於該系列的前兩部電影,《功夫熊貓3》是由多家原創工作室、夢工場動畫影片公司,以及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中國投資方合資製作。
中國對好萊塢最大的吸引力是其龐大而且不斷擴張的電影市場。美國和加拿大的電影票房10年來始終低迷,但中國觀眾對電影的熱情高漲,2015年電影銷售額高達68億美元,與前年相比增長近5成。依照此速度,中國最快在明年就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西方觀眾口味難捉摸
但要打開這個市場卻充滿挑戰性。中國的監管機構每年只允許引進最多34部外國電影--此一數字遠遠少於每月在美國上映的電影數量--甚至設定多個"管制期",只允許播放中國大陸電影。鮑禮誠指出,監管機構可以調整"管制期"長度,讓國產電影在市場中獨佔鰲頭。
《功夫熊貓3》和《長城》卻因為有了中國資方的支持,得以繞開進口片配額制。此外,其資方還能獲得比平時更多的票房利潤分成。
因此,好萊塢積極歡迎中國夥伴的加入。據榮鼎咨詢公司的統計,從2000年至2015年,中國在美國娛樂企業的直接投資共計達40億美元。
不過西方觀眾對中國題材電影的口味仍舊難以捉摸。以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釵》為例,該片講述了日軍1937年在南京的暴行,儘管擁有華麗卡司及9400萬美元預算,但根據美國電影票房數據統計網站Mojo的數據,該片在北美只拿下不到50萬美元的慘淡票房。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常務董事李川分析稱,電影中殘酷的情節被外國觀眾視為"一種宣傳手段"。
如此看來,外國合資電影若一味滿足中國電影審查的要求,可能也將遭受相同的命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羅森(Stan Rosen)指出:"若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就無法在海外獲得成功。"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