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淮河岸邊的「癌症村」
2014年2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近日德國之聲播出了德國之聲電視台拍攝的、"淮河衛士"霍岱珊在多年間致力於揭露和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紀錄片。原為一名攝影記者的霍岱珊,1998年辭去公職後通過公民調查方式,首次向公眾披露大型企業蓮花味精廠、及淮河流域諸多的造紙企業污染水系,造成的環境惡果是淮河岸邊有數十個癌症村,癌症病人艱難維生或死去。霍岱珊因此曾受到中國當局的多次打壓和警告。
霍岱珊的家中,擺放著一個很大的水族箱,養了幾十條從淮河水域中帶回的畸形魚,在他家中還有200多條畸形魚的標本,大部分是脊椎骨變形。這些"畸形魚"和標本都見證著淮河的污染。霍岱珊說:"讓人看過之後都是挺心酸的,很憂郁,有的朋友問我,你每天怎麼吃飯啊,開始的時候看著這邊沒有食慾,但它們可以說明問題,引起關注。然後我還是把這件事情堅持下來了。"
霍岱珊曾被評為2007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10年他還獲得了菲律賓"麥格塞塞獎" (Ramon Magsaysay Awards)。目前霍岱珊創辦"淮河水系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推動淮河水系排污的公眾監測、污染企業環境訊息公示等項目,他還和世界銀行、非政府組織及一些企業、個人捐助者合作,建立了26座"生物淨水裝置",向一些受水污染影響的公眾提供清潔飲用水,2014年他將啟動一個WET全球水資源項目,用生物的方法檢測水污染。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衛組織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大陸的癌症發病率已居世界首位。肺癌、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位列前三。專家指陰霾嚴重是肺癌高發的重要原因。而在關於霍岱珊的紀錄片中,他所發現的數十個癌症村,很多人因水污染患有胃癌、食道癌等。
去年7月,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協和大學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於6月份聯合推出《淮河流域水環境與消化道腫瘤死亡圖集》 數字版,包括淮河干、支流水環境變化、水污染頻度時空變化以及淮河流域人群消化道腫瘤死亡率分佈等108幅地圖。霍岱珊早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透露他本人曾向項目組的專家提供淮河污染的實地調研第一手資料。他本人也認為這本圖集,證實了癌症村的出現和水污染有直接的關係。
在當年的6月1日,官媒央視在新聞頻道《新聞調查 淮河癌傷》節目中報導了淮河流域嚴重污染及當地癌症村的現狀,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協和大學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教授楊功煥通過圖集向觀眾介紹了水污染與腫瘤發病率之間的關係。早在2013年2月,中國環保部公佈《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首次承認中國一些地區出現"癌症村。"
據中國媒體《新世紀》採訪楊功煥後報導,淮河流域食道癌死亡率比中國平均死亡率高出數十倍,其中沙穎河岸邊的一個不足千人的村莊,200多名村民被檢查出胃癌、肝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種癌症,陸續去世。霍岱珊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早年前他發現的20多個癌症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淮河岸邊的"癌症村"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並沒有一個根據患病率界定的標準,他自己認為與他發現的癌症村同樣水質的地方,特別是劣五類水質的地方,"那裡一定是個癌症村",儘管近年已經啟動淮河水污染治理和為污染地區民眾提供淨水裝置,但污染不是一時就能消除,癌症高發的狀況還要持續數年:"我們去到一些村莊調查後,那裡癌症發病率比較高,其它我們沒去到了,只要地理位置、飲用水相同的地方,那裡癌症都是高發的,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但還是會有辦法,通過這幾年的觀察,一些村民吃到了乾淨的水後,癌症病患數大跌。"
從被地方政府打壓、警告,再到霍岱珊的 "生物淨水"項目初見成效,民間倒逼官方,政府轉而開始支持霍岱珊的項目。去年12月底,河南水利廳官員到達霍岱珊的機構,政府擬投資複製"生物淨水"項目到更多的村莊,未知官方是否能夠跟進和兌現諾言。
作者:吳雨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