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商會年度調查:這裡沒有危機
2021年6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歐盟商會周二(6月7日)發布的年度會員調查顯示,59%的企業表示正在考慮進一步擴張其在華業務。與此同時,考慮撤出中國市場的企業比例創下新低,只有9%。26%的企業希望能將供應鏈中的更多業務帶至中國。
歐盟企業對於在華前景的預期也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佳,68%的受訪企業表示對於其行業的業務感到"樂觀"。
德國"China Table"網站的報導指出,新調查顯示"完全沒有危機的影子",這些企業在華業務進展得"出乎意料的好"。此外在2021年,大多數受訪者也對智慧財產權這個老問題的處理給出"適宜"、甚至"出色"的評價,這是報告問世以來的第一次。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中國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快地遏制住了新冠疫情、去年經濟增長就已重新提速,這讓這些企業受益。
不過,在市場準入限制、商業機會不平等、市場監管障礙、商業生活愈加政治化等方面,報告也對中國提出批評。
報告稱,中國市場準入问題只會慢慢改善。仍有44%的受訪公司表示,與中國國內競爭對手相比,自己處於劣勢地位。此外,中國因為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嚴格入境管制,也讓外國工作人員進入中國、留在中國的難度增加。
"China Table"的報導也指出,調查給出了樂觀的商業預期,但對新老問題都有抱怨。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武特克(Joerg Wuttke)對該媒體表示,令人驚訝的是,一半企業認為中國政府造成了商業生活愈加政治化,這給外國雇員帶來了顯著影響。
"駐華專家的數量確實在急劇下降",武特克說,這會導致專家們多年的中國經驗流失,也可能讓中國分支與歐洲總部之間產生鴻溝。他表示,目前在圈內已經能夠聽到有關如何避免"企業中國化"的討論了。
"China Table"報導指出,在新冠危機後,在華歐企們需要調整戰略。武特克觀察到了明顯的"本地化"趨勢。他表示,由於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公司們希望將其中國業務與全球業務脫鉤,建立完整的中國供應鏈。當然,這並不容易,很多關鍵的進口零件、設備在中國很難找到替代品。此外,中國對數據方面的要求也讓很多企業擔憂,現在很多數據必須儲存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企業們要建立一個昂貴的獨立的技術解決方案。
(德新社,China Table)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