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十六條」管控教師思想

anonym.Chinesisch2013年5月28日

多家中國媒體今日刊載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部黨組聯合下發的文件,出台16條意見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評論人士認為:繼「七不講」後,「十六條」更直白表達當局思想控制意圖。

https://p.dw.com/p/18fL4
BEIJING, CHINA - JUNE 28: An emble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s seen on the Tiananmen Square on June 28, 2011 in Beijing, China. This year's celebrations will mark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PC. (Photo by Feng Li/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28日,"鳳凰網"及中國各大門戶網站統一以"中共出台十六條意見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為題,刊登了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部黨組於5月4日聯合下發的文件。其中提出十六條要求,包括"要強化青年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三個自信教育、學習領會中國夢的精神實質";"增強黨性構建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提高青年教師發展黨員品質" ;"要求青年教師要通過網路掌握高校思想理論動向和網路輿情,以佔領網路思想政治工作陣地"等。該十六條意見還特別指出:青年教師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原則上應具有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歷。

網友"魯班的兒子"跟帖評論:"應該讓教師脫離政治才能保證其自由精神和獨立人格,培養國家棟梁之才"。"曼蘇爾飯店常客"表示:"一個人的思想本來應該隨著年齡和閱歷、知識和經驗的遞增而自由地選擇的,當其強制性地被與政治聯繫到一塊時,這就變成了被綁架,而這在法治社會是不允許的"。"Fly12500"也發文質疑:"如果老師的思想都不夠獨立,把某種政治思想帶入到自己的職業中去,替你們站台背書,那麼他們教出來的會是些什麼樣的人?美國人講,教育讓政治走開;中國人講的是,教育在政治的庇蔭下展開"。而網友"江波"慨嘆:"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逝矣。"

德國之聲曾在5月10日報導,華東政法大學教師張雪忠在微博透露該校傳達了中共當局"七個不要講"內容,即要求"教學中七個不要講,普世價值、 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司法獨立"。其後中國知名學者、勞動關係學院教授王江松對該消息加以證實。繼"七不講"之後,有關高校青年教師的"十六條"再起波瀾。

April 24, 1989 was the first day of the city-wide class strike for almost all colleges in Beijing. Over the next days, the students boycott classes and organize into unofficial student unions. In that afternoon,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at Peking University called for a formal student assembly at an athletic field on campus. Thousands of students attended to dissolve the official student union and vote for their own. Copyright: 64memo, Quelle: Juan Ju, DW
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大學生圖片來源: 64memo

"很多教師可能會自我審查,一些學生也失去覺悟的機會"

中國知名法學學者、中國政法大學青年講師滕彪對德國之聲表示,近期中共當局在意識形態領域不斷透過御用文人之口傳遞出"七不講"、"憲政屬於資本主義"、"宇宙真理"等與普世價值相悖離的動向,包括今天透過媒體表達出的對青年教師思想管控的 "十六條",顯示出當局對網路化時代自由言論難以控制的焦慮:"在網路越來越普及的大背景下,他們對網上自由化的言論難以控制,所以就出台強化黨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這些東西,但從長遠來自然起不到扭轉作用,因為自由化進程不可逆轉,但從短期看會有負面影響。"

滕彪也表示,目前在中國高校的青年教師中,像他自己、蕭瀚、許志永等公開表現對民主、憲政追求的大學教師並不很多,但內心有這種想法並且有清醒判斷的青年教師不在少數,近年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科中有超過一半的"自由化"青年教師,有的在微博上對公共事務發聲,也有的將這樣的理念埋藏心底,等待時機觸發。

滕彪認為,該十六條出台,包括其中將"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附條件,這些都將在短期內壓抑一些教師自由思想的表達並將直接影響學生獨立思想的形成:"對大多數青年教師來說,不能晉級、不能拿課題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這個文件的出台會讓更多的教師進行自我審查,有這種思想傾向的也不敢公開表達出來,很多大學生因此失去覺悟的機會。"

University students sit in Tiananmen Square on Saturday, May 13, 1989 in Beijing on a hunger strike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students vow to sit until the arrival of Soviet leader Mikhail Gorbachev on Monday. (AP Photo)
滕彪在柏林參加活動(資料圖)圖片來源: AP

"正常而健康的社會,政治不會綁架學術"

正值"六四"前夕,"十六條"出台,滕彪感慨大學獨立精神不斷在喪失。他回顧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年他正在北大就讀,當時主管意識形態的中共宣傳部長朱厚澤提出三寬論:"寬厚、寬容、寬松",以放鬆對文藝界和學術界的限制。中國經歷政治和思想上的"小陽春",這也是1989年學生運動產生的一個基礎。

滕彪表示,"八九學運"之後,中國當局思想和意識形態控制日趨加強。以北大為例,2005年,時任北大黨委書記的閔維方建議國務院發文禁止教師"利用課堂散佈違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言論"。2011年,北大在全校推廣實施對"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進行會商的制度等。

曾在美國和香港等地訪學的滕彪也表示,據他遊學的經歷,任何一個正常而健康的社會,政治都不能干擾和綁架學術:"正常的社會是不可能想到用一種統一的意識形態來控制整個教育、新聞、宣傳系統,只有中國這種體制下才有控制言論、統一思想的必要,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部這些都是很奇怪的東西,正常社會下的人很難去想,我去的西方國家也不可能想像政府會干涉學術的獨立、新聞的自由報導、青年人思想的發展,是不能橫加干涉的。"

作者:吳雨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