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塑料垃圾危及90%的海洋生物
2022年2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海洋中塑料垃圾增加帶來的的嚴重後果發出警報。該環保組織援引德國不來梅港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 Alfred-Wegener-Institut)的一項綜合性研究報告指出,幾十年來塑料污染呈指數級增長,而在未來30年,其中的微塑料垃圾還將至少翻倍。受該基金會委託,該研究所完成了一項元研究,評估 1960 年代至 2019 年的共 2592 項研究結果。
微塑料含量30年翻一倍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部海洋保護課題負責人費斯佩爾( Heike Vesper)指出,受海水侵蝕,塑料垃圾在海洋裡分解成微塑料和納米塑料,將導致微塑料含量在未來 30 年內增加一倍以上。該研究報告合著者、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伯格曼(Melanie Bergman)補充說,檢查結果顯示,受影響的海洋物種幾達 90%。
伯格曼解釋說,海豹或海龜等動物可能會被塑料垃圾夾住而窒息,同樣的命運也可能降臨在用塑料垃圾築巢的鳥類身上,而當塑料碎片覆蓋海底時,珊瑚和海綿便得不到足夠的光和氧氣。她指出,海龜和掠食性魚類,以及海豚和鯨魚,都可能將塑料製品與獵物相混淆,吞食後,會有一種虛假的飽腹感,並導致便秘和內傷。研究表明,這些動物還會攝入可能損害其繁衍的廢塑料所含的化學物質。
一次性塑料佔 95%
伯格曼指出,地中海、黃海和東中國海受影響尤重。在那裡,珊瑚礁和紅樹林的生存岌岌可危處於。在印尼爪哇島臨近地區,已有一半海床被塑料垃圾所覆蓋。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堆積在佔地球面積 70% 的深海中。
根據該項元研究結果,全球各大洋中已積累 8600萬 至 1.5 億噸塑料。微塑料也經由廢水入海。儘管現代污水處理裝置可排棄 97% 的微粒,但伯格曼強調,對柏林或漢堡這樣的都市而言,即使只剩下1%的微粒,仍意味著龐大數量。
伯格曼證實,風電場也會污染海水,受風吹刮,裝置上的油漆會落入海水。目前,其數量尚無法計算;日益增加的新冠防疫口罩和其它防疫保護裝置行成的垃圾亦然。
聯合國環境大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籲請定於月底在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 (UNEA) 發起一項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倡議,禁止塑料進入海洋。
但是,正如漢堡公共企業"漢堡水公司"(Hamburg Wasser) 發言人所說,相關改進需要時間。他指出,在漢薩紅綠政府執政協議規定,評估在污水處理廠安裝第四階段清潔裝置的可行性。然而,該項目涉及未來50到60年,投資費用高昂,對其利弊得失須慎重權衡:比如,若採用活性炭清潔工藝,不僅耗能量極大,而且會非常昂貴。
(德新社,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