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辭京赴台事件持續發酵
2021年4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沙磊(John Sudworth)他走了也就走了。問題是反咬一口、倒打一耙,還糾集了BBC和所謂的FCCC(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發聲明,擺出了一副受害者的架勢,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此前,沙磊在一檔BBC廣播節目裡表示,他和家人離開中國,是因為留在那裡變得越來越困難。他說自己受到監視,工作受阻撓,並面臨法律訴訟的威脅和恫嚇。"我們走得很匆忙,去機場一路上直到登機前都有便衣警察跟蹤"。
BBC也發表官方聲明,指出"沙磊將中國當局不希望全世界知道的真相曝光。BBC對沙磊在北京這段時間的獲獎報導引以為傲,他仍是我們報導中國新聞的記者。"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表示,沙磊過去兩年在華工作期間,一直只能獲得1到6個月的短期簽證,而不是一般外國記者的一年期簽證。 "沙磊和他在BBC的同事受到的刁難,是對駐華外國記者大規模的、以阻撓其工作為目的的騷擾和恫嚇的一部分,並使他們的中方新聞助理陷於越來越大的壓力。" FCC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組織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20年,十多名為美國媒體工作的外國記者被中國當局驅逐,令中國的新聞自由狀況急劇惡化。
前BBC記者:新聞觀念的深刻分歧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總部位於美國的保護記者委員會的亞洲項目協調員巴特勒(Steven Butler)指出,近期中國逼走多名外國記者,這表明在面對報導中國當局不喜歡的內容的外國記者時,北京正在採取更加激進的策略。"這也表明中國確實隱瞞了許多事情。"他建議駐華外國記者加倍小心自己身處的環境。
另一方面,巴特勒認為國際社會應該採取行動,讓北京為其逼走記者的行為付出代價。他建議民主國家在和中國談判時,必須將媒體准入問題也納入到對華關係中,進行通盤考慮。"在某些時候,西方需要重新評估與中國的廣泛關係,並將媒體報導作為更廣泛的談判的一部分放在桌面上。"
曾經擔任過BBC駐北京記者的林慕蓮(Louisa Lim)則對德國之聲表示,外國記者被迫離開中國,也體現了更深層次的鬥爭。"這是一場比單純的記者被趕走更深刻的鬥爭。從根本上說,中共認為西方新聞業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工具,西方正利用這種工具來滲透他們的意識形態。"
這位曾經多次獲獎、目前在墨爾本大學任教的資深華裔記者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富有經驗的記者離開中國,外國對中國新聞的報導將會萎縮,一些新聞機構將不得不更多使用中國官方宣傳機構提供的素材。林慕蓮猜測,這很可能成為中國官方媒體拓展影響力、爭奪話語權策略的一部分。不過,在另一方面,迫使經驗豐富的外國記者離開也會令中國當局丟失向外界傳遞訊號的途徑,導致外國更加難以準確把握中國國內的政治思想潮流。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