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國峰會前夕談示威
2007年5月24日社會科學工作者認為, 社會運動是一種民主生產力。不過,目前德國政府的所作所為,給人留下的恰好是另一種印象。在參加政治黨派人數越來越少的情況下,議會外的民間組織便更能凸顯它的重要性。目前,德國參與各類遊行的人數差不多是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圍繞8國峰會以及反全球化組織的抗議的問題上,這回的特點是,反對人群結成了非常廣泛的同盟,這在以前從未出現過。這回,各個組織間的協調和對話都做的很好,以前,這樣的協調多因政見不一而導致敗北。遊行組織可以粗分成兩大陣營 - 極端派和溫和派。極端派希望進行社會的原則性根本改變,而溫和派則不反對同統治階層建立合作。
在反對8國集團的旗幟下,聚集了大約100個民間團體,從柏林天主教青年團到反核電小組,從發展政策組織到同性戀協會,同工會到反法西斯小組,涉及面極廣,自然,領頭的仍然是在西方聲名顯赫的反全球化網路阿塔克(Attac)。他們號稱,在8國峰會期間聚集到10萬示威者。
鐵絲網戰艦保駕峰會
即便如此,8國峰會的政府們,有必要談虎色變嗎?德國政府做出了謹慎的決定,峰會數月前就將會議中心變成了一座堡壘。為保障會議不出亂子,人們拉起一道12公里長、兩米半高的鐵絲網,讓示威者不得靠近會議場所。會場面對的波羅地海處,有兩艘戰艦巡邏,專門保護會議安全。
不僅在會場附近大動干戈,5月初,德國檢察署還在漢堡、柏林等城市,以反全球化人士為目標,進行了大搜查,沒收了電腦等辦公用具。
德國政府為什麼這麼做?對「社會運動」問題有過專著的政治學者魯赫特(Dieter Rucht)對德國之聲記者說,那是因為德國政府要「向世界輿論顯示,我們是有能力的東道政府,我們有辦法隔離示威者。也許出於這個原因而進行了各大城市的大搜查。它的唯一作用是更好地瞭解抗議結構。」他認為,這方面,聯邦刑警局和一些報紙不斷製造示威者打砸搶鬧事的恐怖氣氛。
非暴力抗議
實際上,抗議行為中不僅包含暴力色彩,同時,一些活動如文藝表演等等完全是非暴力的,而這一點卻在媒體中常被忽略。德國全國在8國峰會前,共舉辦超過200場的宣傳活動,專門告誡人們在見到示威和路障時,應作怎樣的反應。
人們對6年前發生在熱那亞的反全球化示威還記憶猶新,那次,義大利警察逮捕了很多示威者,有一人喪生,傷者無數。直到目前的調查都還無法直接證明,暴力究竟源於示威者,還是警方。無論如何,不該將熱那亞峰會期間的騷亂責任完全歸結到示威者身上,義大利警方和政府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般估計,本次在德國進行的峰會前後,會有很多人參加示威遊行,也會發生一些小的騷亂,但德國有備而來,因此大型動武暴力事件可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