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銀行貸款斷崖式下跌 通縮又近一步
2023年8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銀行新增貸款數量為3459億元人民幣。這比六月份驟減了89%,遠遠低於分析師們的預期,也明顯低於2022年7月的6790億元。這是2009年11月來的最低的新增貸款量。
由於季節性原因,中國的貸款通常會在7月份回落。但在最新信貸數據出爐前數天發布的其他不利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上個月陷入了通貨緊縮。其中進出口大幅下跌,增加了北京政府推出更有力刺激措施的壓力。
據中國央行的數據,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9%,同時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7%。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以上四大數據全線回落,尤其是新增貸款和社融增量,更是斷崖式下滑,這和6月份這兩項數據超預期回暖有關,但也進一步印證二、三季度經濟復甦乏力。
必須「提振需求」
分析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發給客戶的一份報告指出,7 月份中國銀行人民幣貸款增幅降至 7 個月來最低點,廣義信貸增長也降至歷史最低點。
報告稱:「我們預計,中國央行的政策利率將會繼續下降,此外,中國政府在今後幾個月裡發行的政府債券也會大幅增加。不過,除非企業和家庭的情緒得到更全面的改善,否則信貸增長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中國央行在 6 月份將基準貸款利率小幅下調了 10 個基點,這是 10 個月來的首次下調。一些分析師預測,今年還會有小幅降息,但他們認為,只要消費者和企業對借貸仍持謹慎態度,這對迅速扭轉經濟萎靡不振的局面可能作用不大。
今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發放的貸款數量雖然大幅度增加,但並沒有改變經濟下滑的勢頭。七月份的家庭貸款(主要是房貸)從六月份的9639億驟減2007億元。當月的企業貸款從六月份的2.28兆元猛跌至2378億元。
凱投宏觀的分析指,過去,政策制定者只需放鬆對銀行貸款的數量控制,就能達到增加信貸的效果。而現在的制約因素是信貸需求疲軟。因此,「要重振需求,就必須進行比以往幅度大得多的降息,或從監管措施層面來恢復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聚焦了經濟議題。會議提出,下半年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但之後並沒有推出多少有力的具體措施,令投資人感到失望。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